首页> 项目

龋齿填充:早发现早治疗,避免小洞变“大坑”

发表于 2025-06-18 13:00:08 阅读量:1000+

龋齿填充:早发现早治疗,避免小洞变“大坑”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喝口冰水突然牙齿一酸,或者咬东西时某个位置隐隐作痛?这可能是龋齿在悄悄“搞”。别以为这只是个小问题,如果不及时处理,牙齿上的小黑点可能发展成需要根管治疗的大麻烦。今天我们就来龋齿填充这件事,让你明白为什么“补牙要趁早”。

龋齿是怎么形成的?

龋齿是怎么形成的?

我们的口腔里随时上演着“细菌大战”。当你吃完甜食或喝完饮料后,残留在牙齿表面的糖分会成为细菌的“美食”。这些细菌分解糖分产生酸性物质,久而久之就会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,形成肉眼可见的小黑点或浅凹坑。这就是龋齿的初期阶段。

很多人觉得“不疼就不用管”,其实疼痛往往意味着龋坏已经深入牙髓。早期的龋齿可能只是牙釉质受损,通过简单清洁和再矿化就能控制;但若发展到牙本质层,就需要填充治疗了。

哪些情况需要做龋齿填充?

哪些情况需要做龋齿填充?

1. 牙齿表面出现黑线或褐色斑点:特别是后牙咬合面的沟壑处,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形成窝沟龋。 2. 对冷热刺激敏感:喝冰水或热茶时某一颗牙齿有明显酸痛感。 3. 食物容易塞牙缝:可能是相邻牙齿的邻面发生了龋坏。 4. 肉眼可见的牙洞:用舌头能舔到牙齿表面的凹陷。

要注意的是,有些龋齿发生在牙缝等隐蔽位置,需要通过X光片才能发现,所以定期口腔检查很有必要。

龋齿填充的常见材料有哪些?

龋齿填充的常见材料有哪些?

目前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,各有特点: - 复合树脂:颜色接近天然牙,适合前牙或可见部位,一次就诊即可完成。 - 玻璃:含氟成分能预防继发龋,多用于儿童乳牙或牙龈附近的缺损。 - 银汞合金:虽然结实耐用,但因美观性差已逐步淘汰。

具体选择哪种材料,需要医生根据龋坏位置、面积大小以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。比如后磨牙要承受较大咬合力,可能需要更耐磨的材料。

补牙过程会疼吗?

补牙过程会疼吗?

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。其实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能做到治疗: 1. 如果龋坏较浅,可能连麻醉都不需要; 2. 深龋会先注射表面麻醉凝胶,再打麻药,进针时几乎感觉不到疼痛; 3. 全程使用橡皮障隔离唾液,避免操作时产生敏感。

治疗过程大约20-40分钟,包括清除腐质、消毒窝洞、分层填充和抛光调整咬合。刚补完牙可能会有轻微不适,一般1-2天就能适应。

补牙后要注意什么?

补牙后要注意什么?

为了让填充材料更稳固,建议: - 2小时内避免进食,24小时内不要用补牙侧咬硬物; - 如果发现填充物脱落或咬合不适,及时复诊调整; - 坚持使用含氟牙膏,配合牙线清洁邻面。

需要提醒的是,补牙并非一劳永逸。如果口腔卫生不佳,补牙边缘可能再次发生龋坏(继发龋)。每年一次的洁牙检查,能帮助发现这类隐患。

预防胜于治疗:这些护齿习惯要养成

与其等牙齿坏了再补救,不如从源头预防: 1. 每天早晚刷牙不少于3分钟,配合牙线清理牙缝; 2. 少喝碳酸饮料,吃完甜食及时漱口; 3. 儿童可做窝沟封闭,给牙齿穿上“防护衣”; 4. 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检查。

记住,牙齿上的小黑点就像房屋墙面裂缝,及时修补才能避免“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”。如果你已经发现牙齿有问题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越早治疗越省时省力。

资讯更多>
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:
联系原因:
确定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