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明明只是牙齿不齐,怎么医生说要拔4颗牙?""戴牙套后牙齿会松动吗?"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10年的老编辑,今天我要用直白的大实话,带你揭开正畸科那些没人明说却关重要的。
很多人以为口腔科医生=整牙,其实正畸是单独的领域。正规正畸医生必须硕士毕业+2年专科培训,具备资质的不足6000人。下次面诊记得问:"医生您的正畸病例积累有多少?"临床经验低于500例的,建议慎重考虑。
除了常见的龅牙、地包天,这些隐形问题更危险:夜间磨牙(牙齿每年磨损0.3mm)、开唇露齿(门牙外飘导致嘴唇无法自然闭合)、中线偏移超过2mm(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)。有位28岁设计师就因长期偏侧咀嚼,矫正前已经出现耳鸣头痛。
别被网红隐形牙套带偏!金属托槽对复杂病例更稳,而隐形矫正更适合自律性强的成年人。近有位中学老师选错方案,本该1年半结束的矫正,因为总忘记戴隐形牙套拖到3年。记住:矫正器只是工具,关键看医生技术。
35岁前是第二次矫正黄金期,牙槽骨改建能力尚可。去年我们接诊的42岁患者,骨性龅牙通过隐形矫正改善7mm,关键是她坚持每天戴够22小时。年龄从来不是,但糖尿病、牙周病等需先控制基础病。
业内常说"保持器要戴和矫正相同时间",但现实是——终身夜间佩戴更保险。有位矫正结束8年的顾客,因为停戴保持器半年,门牙出现0.5mm反弹。现在新型舌侧保持丝可以24小时固定在牙齿内侧,不影响美观。
后说个冷知识:正规医院正畸方案包含3次调整,但80%的人不知道利用。下次复诊记得带上所有疑问,毕竟花了几万块,不该留下任何遗憾。关于矫正还有什么想了解的?评论区告诉我,下期我们那些年踩过的牙套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