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饭时突然硌到硬物,牙齿缺了一小块;喝冰水时一阵刺痛,发现牙齿上有黑线……这些情况都可能意味着你需要补牙了。今天我们就来补牙那些事,帮你消除疑虑,了解整个过程。
很多人在发现牙齿有小洞时并不在意,认为"不疼就不用管"。其实牙齿一旦出现龋坏,就像木头里的白蚁,会不断向深处发展。初期可能只是一个小黑点,慢慢就会变成一个大洞。等到冷热刺激痛、自发痛时,往往已经伤及牙神经,治疗费用和时间都会大大增加。及时补牙不仅能阻止蛀牙发展,还能保留更多健康牙体,避免后续更复杂的治疗。
目前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:银汞合金、玻璃和复合树脂。银汞合金结实耐用,价格相对便宜,但颜色不够美观;玻璃释放氟有助于防龋,多用于儿童或牙龈附近的修复;复合树脂颜色接近真牙,适合前牙或注重美观的人群。医生会根据龋坏位置、大小和个人需求推荐合适的材料。
一次标准补牙通常需要30-60分钟。首先是检查评估,医生会用探针和X光片确定龋坏范围;然后局部麻醉(如果需要),用牙钻去除腐质;接着清洁窝洞,选择合适的材料分层充填;后调整咬合,抛光表面。整个过程基本,敏感人群可以提前告知医生,采取相应措施减轻不适。
补牙价格从几百到上千不等,主要取决于:材料成本(树脂比银汞贵)、龋坏程度(深龋可能需要垫底)、所在地区(一线城市费用较高)、医疗机构性质等。建议不要单纯比价,要综合考虑医生技术、消毒条件和材料品质。有些特别便宜的补牙可能使用了劣质材料或省略了必要步骤,后期容易脱落或引发问题。
刚补完牙的2小时内不要进食;24小时内避免用该侧咀嚼硬物;如果发现有咬合不适或持续敏感,要及时复诊调整。日常护理上要特别注意补牙部位的清洁,使用牙线清理邻面。树脂补牙要少喝咖啡、茶等易染色饮品,以保持美观。定期口腔检查能及时发现补牙材料是否密合,有无继发龋。
"补牙后就不会再蛀了"是常见误解。补牙材料与牙齿交界处仍是易感区,清洁不到位仍可能发生继发龋。"补牙越早越好"也不完全正确,对于非常表浅的龋坏,医生可能建议先观察,通过加强清洁来控制。另外,孕妇、高血压等特殊人群补牙前要主动告知医生身体状况。
牙齿问题无小事,早发现早处理是好的选择。如果你发现牙齿有变色、缺损或敏感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一口健康的牙齿不仅能让你自信微笑,更是全身健康的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