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刷牙时突然一阵剧痛?喝冰水时牙齿酸得受不了?这些可能都是牙髓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当蛀牙发展到伤及牙神经时,医生往往会建议做根管治疗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让很多人又怕又困惑的治疗方式。
简单来说,当蛀牙已经伤害到牙髓(就是常说的牙神经),或者牙齿因为外伤导致神经暴露时,就需要考虑根管治疗了。常见的症状包括:
很多人一听"杀神经"就害怕,其实现在的治疗过程已经很人性化了。完整的治疗通常需要2-3次就诊:
次就诊:医生会先给牙齿拍个小片子,确认问题所在。然后打麻药(是的,会先麻醉,不会让你硬扛),在牙齿上开个小洞,清理发炎或坏死的牙髓。
间隔期:牙齿里会放上药,用临时材料封住。这时候你可能会觉得牙齿轻松多了,原来的疼痛消失了大半。
第二次就诊:医生会用特殊的工具把根管清理干净,测量长度,然后进行充填。后会给牙齿做个结实的封闭。
有些复杂情况可能需要增加就诊次数。整个过程就像给牙齿做了一次"大扫除",把发炎的组织清理掉,让牙齿能够继续为你服务。
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。说实话,治疗过程中因为有麻药,基本不会感到疼痛。治疗后的1-2天,牙齿可能会有些酸胀感,这很正常,通常吃点药就能缓解。
反倒是拖着不治会更糟——炎症扩散会导致更的疼痛,甚可能影响邻牙。所以有症状还是建议及时就诊,早治疗其实痛苦更小。
价格因地区和牙齿位置而有所不同:
这个费用通常包含治疗费、材料费和基本充填费。如果需要做牙冠保护,还需要额外预算。
刚做完治疗的牙齿比较脆弱,建议:
误区1:做完治疗牙齿就"死了"
虽然抽除了牙髓,但牙齿仍然通过牙周膜与颌骨相连,可以正常使用,只是对冷热不敏感了。
误区2:治疗后的牙齿一定要做牙冠
前牙如果没有大面积缺损,可以不做冠。但后牙因为咀嚼力大,通常建议做冠保护。
误区3:根管治疗会导致全身疾病
这是过时的错误观点。现代根管治疗是非常的牙齿保存治疗。
建议选择:
后提醒大家,预防胜于治疗。定期口腔检查,发现小洞及时补,才是避免根管治疗的好方法。如果已经出现症状,也别拖,早治疗不仅省钱少受罪,还能大大提高牙齿的保存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