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,咬苹果留下血印子,这些很多人眼中的“小问题”,很可能就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“隐形”,牙周病初期不痛不痒,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牙齿的支撑结构。
健康的牙龈呈粉红色,质地坚韧,刷牙时不会出血。如果发现牙龈红肿、容易出血,甚口腔有异味,这很可能是牙龈炎的表现。牙龈炎是牙周病的初级阶段,此时炎症仅局限于牙龈组织,及时治疗完全可以健康。
当牙龈炎进一步发展,就会演变成牙周炎。这时不仅牙龈会萎缩,还会形成牙周袋,导致牙槽骨吸收。就像大树周围的土壤流失,牙齿会逐渐松动,终可能脱落。
牙菌斑是导致牙周病的主要原因。这些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群落,如果不能及时清除,就会钙化形成牙石。牙石表面粗糙,更容易堆积菌斑,形成恶性循环。
除了口腔卫生习惯外,吸烟、糖尿病、变化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。值得一提的是,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,研究表明它与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控制等都有关联。
预防牙周病的关键在于有效清除牙菌斑。每天少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两分钟,同时要使用牙线清洁牙缝。很多人只重视刷牙,却忽略了牙缝清洁,这恰恰是牙菌斑容易滋生的地方。
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也很重要。医生能够发现我们自己难以察觉的问题,并通过洁牙去除已经形成的牙石。通常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洁牙。
如果已经出现牙周病症状,应及时寻求治疗。早期的牙龈炎通过基础治疗就能取得良好,包括洁治、龈下刮治等,去除菌斑和牙石,控制炎症。
对于已经形成牙周袋的中度牙周炎,可能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治疗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,帮助控制病情发展,保留天然牙齿。
治疗后的维护同样重要。除了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戒烟、控制血糖等全身因素也会影响治疗。定期复查可以让医生评估治疗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牙周病的治疗是个持续的过程,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。只要及早发现、规范治疗、认真维护,大多数牙周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。
很多人认为牙齿松动是自然衰老的过程,其实不然。健康的牙齿可以陪伴我们终生,牙齿脱落往往是牙周病导致的结果。
还有人觉得洗牙会导致牙缝变大,这完全是误解。洗牙去除的是本就存在的牙石,清除了这些“垃圾”后,原本被填满的牙缝自然就显露出来了。
牙齿健康关系到生活质量,关注牙周健康,就是为自己的全身健康投资。从今天开始,认真对待每一次刷牙,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让健康的牙齿伴您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