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提到口腔外科手术,很多人反应就是“会不会很疼?”“风险大不大?”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行业编辑,今天我就用直白的语言,带大家了解真实的口腔外科诊疗流程,那些医生没空细说的事,这里全都讲明白。
很多人觉得口腔外科就是拔智齿,其实远不止如此。从埋伏牙的微创拔除,到颌骨囊肿的摘除,甚是唇腭裂修复手术,都属于这个范畴。就拿常见的智齿来说,横着长的、顶着神经的、埋在骨头里的,处理方式完全不同。医生会根据CT扫描结果,像拆弹一样规划手术路径,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“拔牙”,有人五分钟结束,有人需要一小时。
现在早已不是“锤子凿子齐上阵”的年代了。超声骨刀能切割骨质而不伤软组织,像热刀切黄油般顺滑;计算机引导的麻醉注射可以避开痛觉敏感区,很多患者反馈“还没打针疼”。术后还有个性化镇痛方案,从局部冷敷到梯度给药,真正实现“睡一觉就完成手术”的体验。
正规机构的手术室堪比微型ICU:空气层流系统每分钟换气15次,器械要经过三次灭菌验证,连漱口用的盐水都是包装。术前要查凝血功能、血糖、心电图,术后配备24小时应急通道。曾有位高血压患者拔牙前被查出数值异常,立刻转诊内科调整后才手术,这些隐形保护措施才是的真正底气。
见过太多患者因为忽视护理影响。比如有位姑娘拔牙后偷偷抽烟,结果得了干槽症疼到夜不能寐。其实术后黄金48小时有诀窍:前6小时别漱口,24小时内吃冰淇淋反而能止血,睡觉垫高枕头能减轻肿胀。医生给的抗菌漱口水一定要用完疗程,别觉得不疼了就停药。
市场上价格乱象要警惕:同样拔智齿有的收费300有的要3000,差别在于是否包含CT费、缝合材料费和复查费用。建议直接问清“终打包价”,警惕引流后追加收费。另外,糖尿病患者、长期服用抗凝药的人群,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调整方案。
口腔外科发展今,早已从“治病”升级到“功能修复”。选择有颌面外科资质的正规医院,配合医生做好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,你会发现那些让人瑟瑟发抖的手术,其实就像拆个快递包裹般简单——的事,交给的人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