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聊城,提到看牙这件事,不少市民会想到恒丰口腔诊所的刘肖平医生。这位有着10多年临床经验的口腔执业医师,每天都会遇到捂着半边脸匆匆赶来求助的患者,也见证过无数人从不敢露齿到自信微笑的转变。
刘肖平毕业于国内口腔校,不同于刚毕业时的生涩,现在接诊时的他总能在患者坐下三分钟内就找到问题关键。有次遇到一位因门牙缺损不敢相亲的年轻人,他只用一杯茶的功夫就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修复方案。"牙齿问题影响的不仅是吃饭,更是生活质量。"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在恒丰口腔诊所的诊室里,摆放着各种牙齿模型和治疗器械。刘肖平每天要处理近20个病例,从简单的补牙到复杂的种植手术,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。护士们说佩服他两件事:一是给小朋友看牙时总能哄得孩子停止哭闹,二是做矫正方案时连1毫米的误差都不放过。
去年冬天,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来看牙,因为全口义齿不合适已经喝了半个月粥。刘肖平不仅重新取了模型,还特意多跑了趟加工厂盯着技师制作。三天后老人戴上新假牙能吃苹果时,家属送来的锦旗现在还在诊所墙上挂着。这类故事在刘肖平行医生涯中并不少见,但他总觉得这是医生的本分。
在牙齿矫正领域,刘肖平有自己独特的诊疗哲学。他坚持每副矫正器都要兼顾功能性与美观度,经常会为了调整一个托槽角度反复琢磨。有位正在做隐形矫正的中学老师曾说:"刘医生连我说话时嘴唇的运动轨迹都会考虑进去。"这种细致入微的诊疗风格,让很多复杂病例都能获得理想。
随着口腔医学发展,刘肖平每年都会参加各类培训。从传统的金属托槽到现在的隐形矫正,从常规镶牙到即刻种植,他总能在把握医疗本质的前提下,为患者选择适合的技术。诊所引进数字化口腔扫描仪那年,他带着团队连续加班两周,就为了熟练掌握新设备操作。
在种植牙手术方面,刘肖平格外注重术前评估。有次为一位糖尿病患者做种植前,他专门了患者的内科医生讨论用案。这种严谨态度让很多患有基础疾病的求诊者也能接受种植治疗。"好医生不仅要会治病,更要懂得防患于未然。"这是他常对年轻医生说的话。
如今的刘肖平依然保持着早晨七点到诊所的习惯,他说这个时间能安静研究复杂病例。偶尔有老患者带着新患者来看诊,往往不用多介绍,治疗椅上的表现就是好的名片。在聊城口腔医疗领域深耕十余年,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"医者仁心"这四个字的分量。
对于未来,刘肖平的计划很实在:继续精进技术,让更多患者能享受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。而在恒丰口腔诊所的候诊区,每天依然能看到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进出出,墙上"大医精诚"的匾额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