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京贝鹤雅康口腔医院,有这样一位医生:她每天早到诊室准备器械,晚离开时还要反复检查病例;患者说她"手法轻得像羽毛",同事称她"连牙根角度都要计较到0.1毫米"。她就是主治医师黄春红,一位深耕口腔领域10余年的种植修复。
2008年从南京大学毕业的黄春红,初在医院口腔科轮转时发现,很多患者因为缺牙导致咀嚼困难却不敢治疗。"有位老人啃了十年馒头,就是因为害怕种植牙手术。"这件事让她决心专攻口腔修复。如今她已熟练掌握从单颗牙种植到全口修复的全套技术,特别在前牙美学区种植领域,形成了自己"微创、、自然"的技术特色。
去年有位外企高管因门牙折断急需修复,黄春红采用即刻种植结合临时冠技术,三天后就让他体面地出席了重要商务会议。"前牙修复不仅要考虑功能,更要兼顾牙龈形态、牙齿透光度这些细节。"她常用的3D导板种植技术,能把种植体误差控制在0.3毫米内,这个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的粗细。
在黄春红的诊室里,总能看到一些特别准备:儿童患者治疗台上放着卡通牙模,老年患者候诊区备有老花镜。"很多人对牙科有心理阴影,我们要先解除这种恐惧。"她常对团队说,医疗技术是基础,而共情能力才是关键。
有位患有糖尿病多年的阿姨,牙槽骨条件差且愈合慢。黄春红没有立即手术,而是先用三个月帮患者控制血糖,采用渐进式骨增量方案,后成功完成种植。"这种病例急不得,要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有耐心。"现在这位阿姨每年都会带自家腌的咸菜来复查。
尽管已有10年临床积累,黄春红仍保持着每周研读新文献的习惯。去年她专程赴上海学习动态导航种植技术,回来后立即引入临床。"现在种植牙已进入数字化时代,我们要对得起患者的每一分信任。"
在南京贝鹤雅康口腔医院的走廊墙上,挂着黄春红和团队获赠的锦旗,其中出现多的词是"重获美食"和"自信微笑"。对这些评价,她总是笑着说:"能用自己的让患者好好吃饭、开心大笑,这就是当牙的成就感。"
对需要口腔修复的市民,黄春红有个实用建议:缺牙不要拖,但也不用慌。现在通过CBCT检查和数字化设计,大多数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修复方案。关键在于选择的医生,并做好术后维护。毕竟,一口好牙要用几十年,值得认真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