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看牙医,很多人心里难免发怵。但在南宁牙之道口腔门诊部,有这样一位医生,用十多年的积累和温和细致的诊疗风格,让不少患者改变了"看牙恐惧"的印象。他就是主治医师许志强。
2010年踏入口腔行业今,许志强医生在临床一线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。不同于刚毕业的年轻医生,也不同于只会重复固定操作的老资历,许医生在保持技术更新的同时,更注重将经验转化为更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。
在牙之道口腔的诊室里,许医生常接诊的是两类患者:一类是备受牙疼困扰需要做牙体牙髓治疗的,另一类是对牙齿美观度有要求需要做修复的。这两种需求看似简单,实则非常考验医生的功底。
说到牙齿修复,现在的患者不仅要求功能,更追求自然美观。许医生擅长的CAD/CAM全瓷修复系统,正是满足这种需求的解决方案。与传统修复方式相比,全瓷修复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更自然的光学特性。
"每颗牙齿的形态、色泽都是独特的,"许医生常这样解释,"我们用数字化设备采集牙齿信息后,可以还原牙齿的自然形态。"在许医生的患者中,有不少是年轻白领,他们对于门牙修复的美观度要求极高,而全瓷修复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。
比起修复,更多患者是因为牙疼找到许医生的。面对那些捂着腮帮子来就诊的患者,许医生有自己的工作哲学:"治疗牙髓疾病时,我会特别注意控制疼痛,让患者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完成治疗。"
这种理念背后,是许医生对治疗细节的严格把控。从麻醉剂的选择到器械的使用角度,从根管预备的力度到冲洗药液的温度,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考量。一位曾接受过治疗的患者说:"许医生操作时动作很轻,会不断询问感受,确实没那么难受。"
在固定及义齿修复方面,许医生的特色是不盲目追求新技术,而是根据患者的口腔条件、咬合关系和实际需求来制定方案。对于需要多颗牙齿修复的患者,他会综合考虑剩余牙体的健康状况、邻牙关系以及患者的咬合习惯。
曾有位中年患者因长期缺牙导致咀嚼困难,许医生为其设计的修复方案不仅了咀嚼功能,还注意保持了面部支撑,避免出现"瘪嘴"现象。这种的考虑,正是多年临床经验积累的结果。
虽然已经从业十多年,许医生仍然保持着学习的习惯。在CAD/CAM技术刚引入国内时,他就主动参加培训掌握相关操作;对于新型生物材料,他也会通过学术会议了解其特性和适用范围。
在门诊工作中,许医生对助手的要求也很严格:"器械消毒必须规范,患者信息记录要完整,治疗前的解释工作不能省略。"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,构成了医疗质量的坚实基础。
谈到看牙医的时机,许医生常说的是:"别等到疼得睡不着觉才来。"他解释说,很多牙齿问题在早期干预,治疗过程会更简单,也更好,患者的花费和不适感都会大大降低。
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牙齿,许医生建议不要因为害怕而拖延:"现在的牙科技术已经能让治疗过程舒适很多,早治疗不仅能保住更多天然牙,也能避免问题扩散影响到其他牙齿。"
在南宁牙之道口腔门诊部,许志强医生用和耐心,为各个年龄段的患者解决着各种牙齿问题。从儿童乳牙护理到老年人义齿修复,从简单的补牙到复杂的根管治疗,十多年的临床经历让他能够为不同需求的患者适合的解决方案。正如一位老患者所说:"找到一位技术好又耐心的牙医不容易,我很信任许医生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