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深圳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,拥有一口健康美观的牙齿已经成为现代人的"刚需"。深圳亚美口腔诊所的主治医师张桂香,正是这样一位用20余年临床经验守护患者笑容的口腔。每天清晨7点半,她总会提前一小时到诊所,为当天接诊的患者准备治疗方案——这个习惯,她已经坚持了整整18年。
很多人不知道,这位说话温和的女医生曾是高校医院的正畸学副。当年放弃铁饭碗选营诊所时,有同事不解地问她为什么,张桂香只是笑着说:"想离患者更近一点。"在医院时,她发现很多上班族因为挂号难、复诊时间固定而延误治疗,这让她萌生了新的职业规划。
现在在亚美口腔,张桂香会根据白领的工作时间灵活调整接诊安排。上周有位做互联网产品的患者需要紧急处理牙髓炎,她特意等到晚上9点患者下班后才开始治疗。这种为人着想的工作方式,让她的患者转介绍率长期保持在60%以上。
在张桂香的诊室里挂着一幅特殊的对比图:左边是未及时矫正的牙齿导致的牙龈萎缩,右边是经过科学矫正后健康咬合的状态。"很多人以为牙齿美容只是为了好看,其实美观的牙齿往往意味着更健康的口腔环境。"她正在给一位28岁的程序员讲解时,手指轻点着X光片上的牙槽骨位置。
这种深入浅出的沟通方式是她诊疗的特色。从业20多年来,她始终坚持用生活化的语言替代术语。有次遇到一位害怕看牙的老奶奶,她把根管治疗比作"给牙齿做大扫除",把种植牙说成"种小钉子",硬是把老人逗笑了。
在种植牙领域,张桂香有个业内皆知的特点——对精度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。她办公室的抽屉里整齐排列着十几套不同品牌的手术导板,每套都标注着使用心得。"种植体相差0.5毫米,五年后的使用感受可能天差地别。"今年3月,她为一位牙槽骨条件较差的中年男士实施ALL-ON-4种植时,光是植入角度就调整了三次。
这种细致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疗效。数据显示,经她手的种植牙病例,五年存活率达到98.7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但面对患者的感谢,她总是说:"这是我们医生应该做的本分。"
别看张桂香已年过五十,她对新技术的学习热情让年轻医生都自愧不如。去年诊所引进数字化口扫设备后,她是全科室个主动要求培训的。现在她能用3D模拟系统给患者直观展示矫治,有位做设计的患者开玩笑说:"张医生,您这演示比我们公司的渲染图还精致。"
不过在某些方面她又格外"老派"——坚持手写病历的习惯雷打不动。那一摞摞用不同颜色标签分类的病历本,记录着上万例成功病例的经验。有位跟诊的实习生曾好奇地问为什么不改用电子系统,她边写病历边说:"手指碰到纸面的感觉,能让我更专注地思考每个病例的特殊性。"
在深圳亚美口腔的走廊墙上,挂着不少患者治疗后笑容灿烂的照片。张桂香每次经过都会多看两眼,她说这就是支撑她工作到现在的动力。当被问到还有什么职业目标时,这位口腔医师的回答很朴实:"希望能帮更多人找回咀嚼的幸福,让每个微笑都发自内心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