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武汉牙达人口腔医院的候诊区,经常能看到一个戴着细框眼镜、说话温声细语的医生在耐心解答患者疑问,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——黎达医生。作为医院的全科主治医师,黎医生已经在这把治疗椅上度过了10多个春秋。
黎达医生的求学经历堪称口腔医学界的"标准模板":湖北科技学院口腔医学打下的扎实理论基础,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的临床淬炼。这样的教育背景让他在处理复杂病例时,既能把握口腔解剖结构,又懂得兼顾功能与美观的平衡。
很多患者可能不知道,黎医生办公室里常年放着几本翻得卷边的期刊。护士长小李说:"黎医生午休时很少刷手机,不是在研究新病例就是在看新的学术论文。"这种持续学习的习惯,让他在快速发展的口腔医学领域始终保持着的技术视野。
在牙达口腔的这些年,黎医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风格。不同于某些专攻单一项目的医师,他的优势恰恰在于全科背景带来的综合判断能力。
患者阿姨回忆道:"上次我同时有牙周问题和缺牙,黎医生没有着急让我种牙,而是先做好了基础治疗。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太正确了,牙周稳定后种植体也特别牢固。"这样着眼于长远的治疗思路,正是全科医师的优势所在。
接触过黎医生的患者,大多对他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印象深刻。从初诊时的检查,到治疗中的每个操作步骤,再到术后注意事项的详细交代,这种贯穿始终的严谨作风,往往能让患者感受到踏实与安心。
"黎医生调咬合的时候特别较真,"曾经做过全口修复的张先生笑着说,"光让我反复咬合测试就做了七八次,直到他说'这下舒服了'才罢休。"这种对细节的执着,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他的复诊率始终保持在较。
在数字化口腔技术快速普及的今天,黎医生也保持着开放的学习态度。医院引进新的扫描设备或材料时,他总是批参加培训的医师。但他也常常提醒年轻同事:"再的设备也只是工具,关键还是要靠医生的判断。"
这种既不保守也不盲从的态度,让他在新技术应用上总能找到恰当的平衡点。比如在使用数字化导板种植技术时,他会结合传统的手术经验进行双重验证;在做美学修复时,既会参考电脑设计,更会考虑患者的实际口腔条件。
作为一名在武汉牙达人口腔医院服务多年的医师,黎达医生或许没有那些"网红医生"的光环,但正是这份踏实与专注,让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把自己的口腔健康托付给他。正如他自己常说的:"牙科治疗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,把每件小事做好,就是对患者好的负责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