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乡鹏宾医生怎么样?10年正畸医生专攻牙齿矫正与修复
在新乡看牙,不少朋友都听说过现代口腔医院的鹏宾医生。这位有着10多年工作经验的执业医师,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:"医生,我的牙齿还能矫正吗?""做全瓷牙会不会疼?"今天就带大家真实了解这位专注牙齿矫正与修复的医生。
一、从医十余年,专啃"硬骨头"的矫正
1985年出生的鹏宾,从毕业后就扎进了口腔临床一线。很多老患者还记得,10年前他刚工作时,总爱追着科里老医生问各种矫正细节。如今,这个当初的"问题青年"已经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正畸医师。
他的工作轨迹特别简单: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诊室,晚上经常后一个关灯。有次为了给一个高三学生调整矫正器,加班到晚上10点多。护士开玩笑说:"医生的手机相册里,除了病例照片就是牙齿模型。"
二、两只手解决三种牙齿难题
在患者口中,医生有个"三专"的外号:
- 专治"钢牙妹":从传统的金属托槽到自锁托槽,经他手的固定矫正病例超过2000例
- 专管"隐形人":帮400多位上班族用隐形牙套悄悄
- 专修"老牙口":给中老年患者做牙齿修复时,总能找到既美观又实用的方案
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:他的诊疗台上永远放着三样东西——放大镜、咬合纸和一包纸巾。放大镜用来检查细微的牙缝,咬合纸测试咀嚼功能,而那包纸巾是给怕疼的患者擦汗用的。
三、患者说:他是个"较真"的医生
28岁的李小姐回忆次面诊:"我拿着网上找的明星照片说要整成那样,医生直接说'不行'。他拿着牙模讲了半小时咬合关系,后设计的方案确实比我想的更自然。"
正在做隐形矫正的张先生则说:"每次复诊他都要检查附件是否脱落,有次为了调一个毫米的偏差,反复取了三次模。"这种"强迫症"作风,反而让患者更放心。
四、持续充电的"学习型"医生
在鹏宾的办公室书架上,整齐码着三十多本期刊。同事透露,他每年少要参加两次正畸专项培训,去年还专程去杭州学习了数字化矫正技术。有次院内病例讨论会,他为了论证一个矫正方案,翻出五年前相似的病例作参考。
"牙齿是毫米级的工程",这是医生常挂在嘴边的话。也许正是这种把矫正当精密工程的理念,让他的患者粘性特别高,很多都是全家老小一起来看牙。
如今在新乡现代口腔医院,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候诊区里,有学生边写作业边等复诊,有老奶奶拉着护士聊种植牙保养,还有年轻白领对着镜子打量新做的贴面。而诊室里那个穿着蓝色手术衣的身影,依然在专注地调整着每一根矫正丝。
(本文根据真实情况撰写,为保护部分细节已做处理。诊疗因人而异,请理性选择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