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口腔冯建平医生怎么样?22年经验医师专攻种植牙修复
走进郑州口腔门诊部,经常能看到一位戴着眼镜、说话温和的医生在耐心地为患者讲解牙齿问题——这就是从业22年的口腔科医师冯建平。说起这位"老资历"的口腔医生,不少老患者都会竖起大拇指:"冯医生做治疗特别稳当"。
一、22年只专注做好一件事
2002年从毕业后,冯建平就扎进了口腔临床一线。从基础的补牙、拔牙做起,到后来专攻牙齿修复领域,他把整个青春都献给了患者的"第三副牙齿"。有年轻医生问他为什么不转型做更赚钱的项目,他总是笑着说:"能把缺牙患者照顾好了,看着他们重新吃上饭,这成就感多少钱都换不来。"
现在的冯建平已经是郑州口腔的骨干力量,但每天还是保持着早上提前半小时到诊室的习惯。护士长说,经常看见他对着患者的X光片反复研究,就为了找到合适的修复方案。
二、手里有"金刚钻"才敢揽"瓷器活"
在种植牙这个精细活上,冯建平有自己的一套心得:"种牙就像盖房子,地基打不好,再漂亮的装修都是白搭。"他特别注重术前评估,有时甚会因为患者骨质条件不理想而婉拒手术建议。
技术上,他掌握了当下主流的即刻种植、all-on-4等种植技术,但从不盲目追求新技术。用他的话说:"适合患者的才是好的技术。"很多患者都记得他那个形象的比喻:"做假牙不是买衣服,不合身可以换,咱们得一次做到位。"
三、四类牙齿修复的"选手"
- 种植牙:擅长处理各种复杂骨条件病例
- 假牙:注重佩戴舒适度和功能性平衡
- 烤瓷牙:追求自然美观的咬合重建
- 固定义齿:强调生物力学合理性
门诊部的同事都说,冯医生有个特别的习惯——每次做完修复,总要等患者适应两周后约复查。他说这是为了观察实际的咀嚼,比刚做完时的感觉更重要。
四、患者口中的"三不医生"
在候诊区随机问几位等待的患者,他们给冯医生总结了个"三不"原则:
- 不夸大:会把预期说得保守些
- 不回避风险:术前会把可能的问题说清楚
- 不乱加项目:不需要的治疗坚决不建议
一位六十多岁的退休教师说:"冯医生给我老伴做半口种植时,发现骨质疏松临时改了方案,宁可少赚钱也要,这样的医生现在不多见了。"
五、年轻医生眼中的"活教材"
带教年轻医生时,冯建平爱说一句话:"咱们这行大的风险不是技术不够,而是心不够。"他要求团队每个人必须做到三点:术前充分沟通、术中规范操作、术后主动随访。
有实习生偷偷记录过,冯医生给每位患者的平均沟通时间都在20分钟以上,遇到复杂病例甚要谈三四次。问起原因,他说:"让人家明白自己的牙是怎么回事,后续配合治疗才顺利。"
在郑州口腔门诊部的墙上,挂着冯建平手写的工作信条:"宁可慢一点,也要稳一点。"这或许就是这位22年老兵能在口腔行业站稳脚跟的秘诀。对于正在寻找靠谱口腔医生的市民来说,技术和经验固然重要,但这份对医疗本质的坚守,或许才是珍贵的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