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只有牙疼了才需要看牙医,其实日常的口腔预防保健才是关键。牙齿就像房子的地基,保养得好,用一辈子都没问题。今天就来怎么用简单的方法保护牙齿,省下看牙医的冤枉钱。
早晚刷牙谁都会,但80%的人方法都不对。牙医建议的巴氏刷牙法其实很简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短距离水平颤动,每次刷2-3颗牙,里外都要照顾到。千万别像拉锯子一样横着刷,时间久了牙齿根部会出现凹槽。
电动牙刷确实更方便,但手动牙刷用对方法一样有效。重点是每次少刷满2分钟,别赶着上班就糊弄了事。牙膏选含氟的就行,那些美白、感的功效型牙膏,其实有限。
刷牙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剩下的藏在牙缝里。牙线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,而是必备品。每天睡前用一次,动作要轻柔地"搂"着牙齿侧面上下滑动。如果牙龈出血别紧张,坚持用一周出血就会改善,那说明炎症在消退。
不会用传统牙线的话,可以试试牙线棒或者冲牙器。特别是戴牙套的朋友,冲牙器能清理托槽周围的死角,比单纯刷牙干净得多。
再认真的日常清洁也难免有死角,牙结石就像水泥一样牢牢粘在牙齿上,只能靠设备清除。建议每年洗1-2次,抽烟喝茶的人可以增加到3次。很多人洗完觉得牙缝变大,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缝隙露出来了,说明早就该洗了。
洗牙时医生顺便会做口腔检查,早期的龋齿、牙龈炎都能及时发现。补个小洞只要几分钟,等疼起来可能就要做根管治疗了。
用牙开瓶盖、咬冰块这种事大家都知道不好,但有些隐藏更可怕:
乳牙坏了不用管?大错特错!乳牙蛀了会直接影响恒牙发育。从长出颗牙开始就要刷牙,3岁前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,6岁前家长要帮忙补刷。窝沟封闭是性价比高的防龋手段,6-8岁做恒磨牙,11-13岁做第二恒磨牙。
千万别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,"奶瓶龋"会毁掉整排门牙。戒不掉夜奶的话,喂完记得喂点清水。
护牙其实很简单,记住"222原则":每天2次刷牙、每次2分钟、每年2次检查。再忙也能抽出这点时间,比起花几个小时躺牙椅,这笔时间投资太划算了。
好的口腔习惯能省下种牙的钱,更重要的是不用遭牙疼的罪。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你的牙齿,十年后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这个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