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牙医说"需要做根管治疗"时,很多人反应就是害怕。其实,根管治疗并没有传言中那么恐怖。作为拯救天然牙的后防线,今天就带大家了解这个被误解的常见牙科治疗。
简单来说,根管治疗就是当牙髓(牙神经)发生感染或坏死时,医生通过操作清除病变组织,消毒后填充根管,后修复牙冠的过程。这样可以避免拔牙,保住你的天然牙齿。
当你出现以下症状时,可能需要考虑根管治疗:牙齿对冷热刺激敏感且疼痛持续时间长;咀嚼时明显疼痛;牙龈肿胀或有脓包;牙齿颜色变深;自发性疼痛影响睡眠。这些往往是牙髓炎症或坏死的信号。
整个治疗通常需要2-3次就诊。次就诊时,医生会先拍X光片确认病情,然后打麻药(别担心,现在麻醉技术),在牙齿上开个小洞,清理感染或坏死的牙髓,测量根管长度,放置临时药物。第二次就诊时进行根管充填,后根据牙齿缺损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修复,比如补牙或做牙冠。
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根管治疗的疼痛大大减轻。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局部麻醉,绝大多数人只会感觉到轻微不适。有些人治疗后可能有短暂不适,通常1-2天就会消失。要知道,治疗的疼痛远不及牙髓炎发作时的痛苦。
刚做完治疗的那几天避免用治疗过的牙咬硬物;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;如果做了临时充填,要按时复诊完成修复;治疗后若出现明显不适要及时医生。记住,即使治疗完成,牙齿也需要定期检查。
很多人觉得"做了根管治疗牙齿就死了"——其实牙齿仍然有营养供应;"根管治疗会导致全身疾病"——这是已经被的陈旧观点;"做根管不如直接拔牙"——保留天然牙永远是选择。现在的根管治疗很高,大多数治疗后的牙齿可以使用很多年。
保留天然牙齿对维持正常咀嚼功能、保护邻牙健康、保持面部轮廓都很重要。种植牙或假牙再好,也不如自己的牙齿用得舒服。根管治疗是牙科医生经过综合评估后给出的保守治疗方案。
好的预防就是日常护理:每天刷牙两次,使用牙线;定期洗牙和检查;发现龋齿及时治疗;避免用牙咬物品;有夜磨牙习惯的要及时干预。记住,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,牙髓一旦感染就只能选择根管治疗了。
随着显微根管、3D影像导航等新技术的应用,根管治疗越来越、舒适。未来可能会有更的生物材料帮助牙髓再生。不过无论技术怎么发展,保护牙齿的关键还是在于预防和早期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