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照镜子发现牙齿越来越歪?咬苹果总留下不整齐的牙印?这些困扰其实一副合适的牙套就能解决。作为经历过上千例正畸的从业者,今天就来牙套那些事,帮你避开选择误区。
张女士上周拆掉了戴满18个月的"钢牙",在复诊室捧着镜子看了足足十分钟。这种传统的矫正方式,今仍占据门诊量的40%。它的优势很明显——矫正力度、适应症广,价格通常在1.5-3万元之间。但要注意,金属托槽需要每月复诊调整,刷牙时要特别留意清洁托槽周围,否则容易堆积牙菌斑。
近三年,采用透明牙套的增加了200%。这类通过3D打印技术定制的矫正器,每两周更换一副,能实现0.2毫米级的牙齿。特别适合需要经常见客户的职场人群,但需要严格每天佩戴20小时以上。值得注意的是,它对复杂病例的矫正可能不如传统托槽,价格通常在3-5万元区间。
38岁的去年开始戴牙套,现在矫正进度和青少年患者没有差异。实际上,只要牙周健康,任何年龄都可以矫正。不同之处在于,成年人骨代谢较慢,矫正周期可能延长3-6个月。临床数据显示,20-35岁群体已经成为正畸第二大人群,占比达27%。
开始矫正前,建议先完成所有龋齿治疗。正畸过程中遇到需要拔牙的情况很常见,这是为牙齿创造空间。另外要养成使用牙线、间隙刷的习惯,正畸专用冲牙器能减少70%的清洁死角。重要是心理准备,矫正初期可能有3-5天牙齿酸胀感,这是正常的力学反应。
去年有位患者花两年完成矫正,结果半年后因为没戴保持器导致复发。牙齿有回到原位的记忆趋势,建议年全天佩戴保持器,之后逐步改为夜间佩戴。现在流行的透明保持器,舒适度和美观度都比传统钢丝保持器提升不少。
选择牙套不是越贵越好,关键要看是否符合你的牙齿状况和生活习惯。建议先到正规医疗机构做检查,包括口腔扫描、X光片等,由正畸医生制定方案。记住,好的矫正=技术+良好配合+时间沉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