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乳牙早晚要换,没必要特别关注,这个观念可要改改了。乳牙的好坏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,还会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和面部发育。咱们今天就儿童口腔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细节。
颗乳牙通常在6个月左右萌出,到3岁左右长齐。别看它们使用时间短,作用可不小:首先是为恒牙"占位置",乳牙过早脱落会导致邻牙倾斜;其次是帮助颌骨发育,长期用一侧咀嚼可能造成面部不对称;后是辅助发音,前牙缺失可能影响孩子说话清晰度。
龋齿是儿童口腔的头号敌人。有些孩子门牙出现"奶瓶龋",就是因为长期含着奶瓶睡觉导致的。另外,牙齿排列不齐、地包天等问题也建议在7岁左右进行早期干预。特别提醒家长,别等到孩子喊牙疼才看医生,定期检查才能防患于未然。
建议在孩子颗乳牙萌出后的6个月内做口腔检查。3岁前每半年检查一次,之后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频率。对于容易龋齿的孩子,可以3个月检查一次。暑假是看牙高峰期,建议错峰预约,避免排队等待。
很多家长头疼孩子抗拒看牙,这里分享几个实用方法:就诊前可以用绘本讲解看牙过程;检查好选择简单项目建立信任;治疗时家长要保持镇定,避免把焦虑传递给孩子。现在很多儿童口腔科会装饰成卡通风格,还有玩具奖励机制,能大大减少孩子的恐惧感。
1. 出牙前就要用纱布清洁牙龈
2. 选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
3. 帮孩子刷牙到7岁,到10岁
4. 控制甜食频率比控制数量更重要
5. 发现夜磨牙要及时就诊
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手段,佳时间是恒磨牙完全萌出后。整个过程,就像给牙齿穿了件防护衣。不过要注意,做了封闭不代表可以不好好刷牙,日常清洁仍然不能马虎。
孩子抗拒刷牙时,可以试试音乐计时法;换牙期不要用手摇晃乳牙;运动时建议佩戴护齿器;发现牙齿外伤要立即就医。记住,家长的口腔健康意识会直接影响孩子,全家一起爱护牙齿才是好的教育。
儿童口腔健康需要家长、医生和孩子三方配合。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疗,让孩子从小建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,这可比等出了问题再治疗要省心得多。下次带孩子检查牙齿时,不妨和医生多适合自家孩子的护牙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