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牙齿上出现小黑点,吃饭时突然一阵酸疼,很可能是龋齿找上门了。这时候如果不及时处理,小黑洞会越来越大,终可能伤到牙神经。龋齿填充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,但面对树脂、银汞合金、玻璃这些材料,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。今天我们就来不同补牙材料的区别,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真实体验。
初期龋齿往往没有明显疼痛,可能只是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或黑色小点。随着龋坏加深,吃冷热食物时会短暂敏感,这时候及时修补还能保住牙髓。如果发展到自发疼痛、夜间痛,可能就需要根管治疗了。定期口腔检查很关键,建议每半年拍一次小牙片,尤其是容易藏食物残渣的后牙区。
1. 复合树脂——目前常用的补牙材料,颜色可以调配到与真牙接近,适合前牙修复。优点是美观、硬度适中;缺点是操作时间较长,需要严格隔湿,价格中等(单颗300-600元不等)。
2. 玻璃——儿童乳牙修复的,能缓慢释放氟化物预防继发龋。优点是操作简单、对牙髓刺激小;缺点是美观度较差,耐磨性一般,多用于非受力区(如牙颈部),价格相对较低。
3. 银汞合金——虽然逐渐被淘汰,但在后牙大面积缺损时仍有使用。优点是耐磨性强、价格低;缺点是不美观,需要磨除更多健康牙体,且存在汞污染的争议。
整个过程通常30-60分钟:先清除腐质,医生会用小工具轻刮试探,只有感染牙本质才会酸痛;接着消毒窝洞,选择匹配的材料分层填充;后调整咬合。很多人关心的疼痛问题,其实表面麻醉后基本无感,下午出现轻微敏感是正常现象,一般2-3天会缓解。
刚补完牙2小时内不要进食,24小时内避免用该侧咬硬物。树脂材料完全固化需要时间,初期可能有异物感,如果两周后仍不适应需复查调磨。日常要重点清洁补牙边缘,使用牙线防止继发龋。另外,补牙并非一劳永逸,平均使用寿命5-8年,定期检查很有必要。
不同地区、医院级别收费差异较大。以二线城市为例:浅龋树脂填充约300-400元/颗;涉及多个牙面的中深度龋齿可能需要500-800元;如果已经伤及牙髓,则需先做根管治疗(单根管约1000元起)。通常可报销基础材料费,但美容性修复需自费。
后提醒:发现龋齿越早处理越好,小洞不补大洞吃苦。选择材料时要结合牙齿位置、缺损大小和医生建议,不要单纯追求价格或美观度。保护好原生牙,才是性价比高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