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牙时牙龈出血、吃东西总塞牙、牙齿莫名松动……这些你可能不太在意的“小毛病”,很可能就是牙周病在作祟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发病率高达90%,但很多人直到牙齿脱落才后悔莫及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牙周病的罪魁祸首其实是牙菌斑。当你不认真刷牙时,食物残渣和细菌会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黏糊糊的薄膜,这就是牙菌斑。如果放任不管,牙菌斑会硬化成牙结石,像水泥一样牢牢扒在牙齿根部,刺激牙龈发炎、萎缩,终支撑牙齿的牙槽骨。
很多人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牙周病,其实从青春期开始,牙龈炎就非常普遍。如果平时爱吃甜食、抽烟、熬夜,或者有糖尿病等慢性病,牙周病的发展速度会更快。
早期牙周病往往不痛不痒,但你的身体会发出一些警告信号:
- 刷牙或咬苹果时牙龈出血(别以为是“上火”)
- 牙龈颜色变深红,看起来肿肿胀胀
- 晨起时嘴里发黏,有异味(不一定是肠胃问题)
- 牙齿突然变得敏感,喝凉水会觉得酸
- 牙齿间缝隙变大,经常塞食物残渣
如果发展到中度以上,你会发现牙龈开始退缩,牙根暴露,牙齿看起来“变长了”,甚出现轻微松动。这时候就一定要抓紧治疗了。
很多人觉得“大不了掉颗牙”,其实牙周病的影响远不止于此:
1. 牙齿脱落:就像树根周围的土壤流失,牙槽骨被后,再牢固的牙齿也会松动脱落
2. 影响全身健康:牙周病菌可能进入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
3. 治疗成本翻倍:早期洗牙几百元能解决,发展到晚期可能需要植骨手术,费用上万
步:改良刷牙方法
不要再左右横刷了!试试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朝向牙龈沟,小幅颤动清洁。每天少刷2次,每次2分钟,别忘了用牙线清理牙缝。
第二步:洁牙不能少
即使每天认真刷牙,牙结石还是会悄悄形成。建议每年做1-2次超声波洁牙,特别是容易堆积牙石的部位,比如下前牙内侧。
第三步:及时就医评估
如果牙龈出血持续两周以上,或者发现牙齿移位,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牙周检查。医生会用探针测量牙周袋深度,必要时拍片看骨量情况。
Q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
A: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其实是清除了本就该去掉的牙结石。不清理才会导致牙龈继续萎缩,缝隙越来越大。
Q:牙龈萎缩能吗?
A:轻度牙龈炎通过治疗可以好转,但已经退缩的牙龈很难完全复原。重点在于阻止继续恶化。
Q:电动牙刷比手动牙刷更好吗?
A:正确使用的情况下,两者清洁差异不大。关键是要刷到位,特别是牙龈边缘和牙齿内侧。
牙周病是个“温水煮青蛙”的过程,等你感觉到疼痛时,往往已经错过佳治疗时机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就像给牙齿做体检。记住: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,别等到牙齿松动才后悔没有早点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