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被牙疼惊醒,喝口凉水就酸到流泪,咬东西突然像触电一样——这些可能是牙体牙髓在。很多人觉得牙疼忍忍就过去,但藏在牙齿内部的病变正悄悄蔓延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。
每颗牙齿都不是实心的,内部藏着比头发丝还细的牙髓腔,像城市地下管网一样布满神经和血管。当蛀牙突破牙釉质这层"城墙",细菌就会顺着牙本质小管长驱直入。这时吃冰激凌突然酸疼,就是牙髓发出的道求救信号。
有个常见误区:蛀牙不痛就不用管。实际上,牙髓有惊人的忍耐力。等感觉到剧烈疼痛时,往往已经发展到牙髓炎阶段,这时候可能连保住牙髓的机会都没了。
除了明显的牙疼,这些容易被忽视的信号更值得警惕:早晨刷牙时某个位置特别敏感;牙龈上莫名鼓起小包;牙齿颜色渐渐变暗。有位患者就是发现门牙发灰才来检查,结果牙髓早已坏死多年。
特别要提醒爱吃甜食的年轻人,现在20多岁就需根管治疗的人越来越多。碳酸饮料、奶茶里的酸性物质会软化牙釉质,给细菌开路。有个25岁的程序员,就因为把可乐当水喝,后同时治疗了6颗蛀牙。
提起根管治疗,很多人脑海里就浮现电钻声。其实现在有显微根管技术,配合麻醉,过程就像在牙齿里做场精细手术。医生会用比体温还温暖的水冲洗,显微镜下清理得像考古一样细致。
很多人担心"杀神经"后牙齿会变脆。其实只要及时做牙冠保护,治疗过的牙齿能用十几年甚更久。关键是要抓住黄金治疗期,别等到牙根尖发炎、脸都肿起来才就医。
预防牙体牙髓病其实很简单:每天用牙线清理牙刷够不到的部位;吃完酸性食物别马上刷牙;每年做次口腔检查。有个实用小技巧:用舌头舔舔牙齿表面,如果感觉不像玻璃一样光滑,可能已经开始脱矿了。
现在很多医院有激光龋齿检测仪,能在蛀牙形成初期就发现。这就好比给牙齿装上烟雾器,不用等到"火灾"发生就能处理。记住,牙齿的损伤是不可逆的,早点干预永远划算。
"治疗要跑好几次医院"——现在有些浅层龋坏可以一次性补好;"根管治疗后牙齿还会疼"——正规操作在90%以上;"怀孕不能看牙"——孕中期反而是治疗期。下次牙疼别急着吃止疼药,及时就诊才是明智选择。
牙齿问题就像定时炸弹,拆弹越早代价越小。那些说"牙疼不是病"的人,可能还没尝过急性牙髓炎半夜痛到撞墙的滋味。保护好身体坚硬的器官,才能吃嘛嘛香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