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照镜子看到不整齐的牙齿,是不是总想着“该不该戴牙套”?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行业编辑,今天咱们就抛开晦涩的术语,用直白的方式牙套那些事——从价格到类型,再到如何选择,看完你就能心里有数。
很多人一搜牙套价格就蒙了——有几百的“隐形矫正器”,也有五六万的正畸套餐。其实价格差异主要来自3个因素:
1. 牙套类型:传统金属托槽便宜(8000-15000元),陶瓷托槽贵30%(12000-20000元),隐形牙套如隐适美要3-5万,舌侧矫正贵(4-8万)。
2. 牙齿难度:单纯排齐牙齿比调整咬合便宜,骨性畸形可能涉及手术,费用另算。
3. 城市消费:一线城市比二三线贵20%-40%,但技术成熟的医生更集中。
小建议:千万别图便宜选“快速矫正”,牙齿有生理限度,号称3个月的多半伤牙根。
1. 金属托槽:性价比,适合学生党和预算有限人群。缺点是易刮嘴,每月要紧扣调整。
2. 陶瓷托槽:远看不太明显,比金属托槽厚,对深覆合患者可能不友好。
3. 隐形牙套:明星同款的透明牙套,吃饭可摘下,但自律性差的人慎选——每天戴不够20小时等于白花钱。
4. 舌侧矫正:完全隐形的“土豪选项”,但对舌头刺激大,初期可能影响发音。
记住:没有“好”的牙套,只有适合的。复杂病例可能医生只推荐固定托槽。
1. “我的情况必须要拔牙吗?”(40%需要) 2. “全程要多长时间?”(通常1.5-3年,成年人比儿童久) 3. “复诊频率怎样?”(金属托槽每月1次,隐形牙套可2-3个月) 4. “保持器要戴多久?”(答案可能让你绝望:终生夜间佩戴) 5. “是否有额外费用?”(打骨钉、保持器丢失都可能收费)
• 酸胀感:每次加力后3天,咬豆腐都费劲 • 口腔溃疡:正畸蜡是救命神器 • 清洁麻烦:冲牙器+牙缝刷是标配,否则容易蛀牙 • 脸型变化:拔牙矫正可能出现“牙套脸”(颧骨显高)
后提醒:一定要选有《医师资格证书》和《医师执业证书》的正畸医生,美容院、工作室不能做牙齿矫正!如果对方“”,反而要警惕——正畸是医学不是魔法。
现在你应该对牙套有基本概念了。下次复诊记得问清楚医生的方案细节,毕竟这是要跟你两三年的“牙齿室友”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,建议保存本文,对照着和医生沟通会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