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明明每天早晚都认真刷牙,可牙齿上还是会出现黄黄的牙渍,甚有时候还会感觉到口臭。其实,这很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定期洁牙。洁牙,术语叫"龈上洁治术",但我们平常更习惯叫它"洗牙"。今天就让我来给你讲讲关于洁牙的那些事。
很多人以为洁牙就是把牙齿洗白,其实这是一个误区。洁牙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、牙结石,以及一些色素沉积。我们的口腔里每天都会形成一层细菌组成的薄膜,如果不及时清理,就会慢慢矿化变硬,形成牙结石。这些牙结石不仅会影响美观,更重要的是会对牙龈造成刺激,引发牙龈炎、牙周炎等问题。
洁牙的过程其实很简单:医生会先用超声波设备震碎大块的牙结石,然后用工具把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色素刮干净,后抛光牙齿表面。整个过程大概30-60分钟,根据每个人的牙齿状况会有所不同。
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。其实,健康的牙齿在洁牙时是不会感到疼痛的。不过如果你有牙龈炎或者牙周炎,可能会在清理牙结石时感到些许不适。现在的洁牙设备都很,而且医生也会根据你的感受调整力度。实在害怕的话,可以提前告诉医生,医生会采取更轻柔的方式。
这里要提醒大家,如果洁牙时真的觉得特别疼,反而说明你的牙龈可能已经发炎比较了,更应该坚持洁牙。就像伤口不及时清理会发炎一样,牙龈问题越早处理越好。
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会。其实洁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是因为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地方被清理干净了。牙结石长期堆积在牙齿之间,不仅会牙龈导致牙龈萎缩,还会让牙齿看起来更拥挤。洁牙后牙缝"变大"其实是了牙齿本来的样子。
要特别说明的是,如果洁牙后发现牙缝特别明显,说明你的牙龈可能已经因为长期牙结石刺激而萎缩了。这种情况更应该坚持定期洁牙,防止牙龈继续萎缩。
一般建议每6-12个月洁牙一次,但具体频率还是要看个人情况。如果你有以下情况,可能需要更频繁地洁牙:
1. 吸烟或经常喝茶、咖啡
2. 刷牙经常出血
3. 戴正畸牙套
4. 有糖尿病等慢性病
5. 牙龈经常红肿
记住,洁牙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。就像我们定期打扫房间一样,牙齿也需要定期清洁维护。
洁牙后的1-2天内,建议避免食用过冷、过热、颜色深的食物。因为洁牙后牙齿表面可能会暂时变得敏感,而且刚抛光的牙齿也更容易吸附色素。
另外,洁牙后可能会有轻微的出血,这是正常的,一般1-2天就会好。但如果出血持续超过3天,或者出血量特别大,就要及时医生。
重要的是,洁牙后要更认真地刷牙和使用牙线。洁牙只是帮你清理已经形成的牙结石,日常的清洁还是要靠你自己。
1. "洁牙会让牙齿变松":恰恰相反,定期洁牙可以预防牙齿松动。牙周炎才是导致牙齿松动的元凶。
2. "洁牙会损伤牙釉质":的洁牙操作是不会损伤牙釉质的,洁牙器械只作用于牙结石。
3. "洁牙后牙齿会变白":洁牙只能去除牙齿表面的着色,牙齿本来的颜色,但不会改变牙齿本身的颜色。
4. "刷牙认真就不需要洁牙":再认真的刷牙也无法牙结石,特别是牙龈下的结石。
洁牙虽然看起来简单,但还是建议选择正规的口腔医院或诊所。现在市面上有些美容院也洁牙服务,这是不合规的。洁牙属于医疗行为,必须在具备医疗资质的场所由医生操作。
选择洁牙机构时,可以注意以下几点:
1. 查看机构的执业许可证
2. 询问医生的资质
3. 了解洁牙使用的设备
4. 观察消毒情况
记住,便宜的价格可能会以牺牲和为代价。口腔健康关系到全身健康,这个钱不能省。
牙齿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"工具",却常常被忽视。定期洁牙不仅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方式,也是对全身健康的投资。想象一下,当你能自信地展露洁白健康的笑容时,整个人都会显得更有魅力。
如果你已经很久没有洁牙了,不妨现在就预约一个时间。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,从定期洁牙开始。记住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,别等到牙齿出问题了才后悔没有好好照顾它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