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看牙医,很多人反应就是“害怕”。尤其是发现牙齿上有小黑点,听到医生说需要“龋齿填充”时,心里更是打鼓:会不会疼?要花多少钱?能维持多久?别急,这篇接地气的科普,让你搞懂龋齿填充那些事儿。
简单来说,龋齿就是牙齿被细菌慢慢“啃”出了洞。饭后不漱口、奶茶甜食不离手、刷牙随便糊弄……这些习惯都会让口腔里的细菌繁殖。它们把食物残渣变成酸性物质,时间一长,牙齿表面就被腐蚀出小洞,从浅到深发展成龋齿。
早期龋齿可能只是牙齿发黑或敏感,但拖着不处理,细菌就会攻向牙髓,到时候可能得做根管治疗,费钱又受罪。所以发现牙齿有异常,千万别等!
很多人对补牙的恐惧来自“未知”。其实现在的龋齿填充早就不是“电钻轰鸣”的时代了,正规牙科诊所的操作一般分四步:
1. 检查判断:医生先用探针或拍片查看龋洞深浅,告诉你要不要垫底或做其他处理。
2. 清理腐质:用器械或激光去除发黑的坏掉部分,这一步可能会有点酸,但打了麻药基本没感觉。
3. 填充材料:根据牙齿位置选材料——后牙用结实的树脂或银汞合金,前牙选颜色匹配的瓷嵌体。
4. 抛光调整:修整形状让它和原生牙一样平整,后抛光让填充处更耐用。
全程大概20-40分钟,如果是浅龋甚更快。怕疼的朋友可以和医生沟通局麻方案,现在还有麻醉仪,体验友好了很多。
市面上常见的填充材料主要有三种,各有优缺点:
1. 树脂材料:颜色接近真牙,适合门牙修复,价格中等(200-600元/颗),但强度稍弱,后牙大面积填充可能容易磨损。
2. 玻璃:含氟能防二次龋齿,适合儿童乳牙,价格亲民(100-300元/颗),但美观度较差。
3. 瓷嵌体:耐磨度高且自然,适合大面积缺损,但价格较贵(1500-4000元/颗),需要定制等待。
具体选哪种?听医生建议结合自身预算。别图便宜选劣质材料,否则容易脱落或引发继发龋。
填充不代表一劳永逸!想让补过的牙齿多用几年,一定要注意:
• 24小时内:避免用补牙侧嚼硬物,树脂材料完全硬化需要时间。
• 日常清洁:学会巴氏刷牙法,配合牙线清理牙缝,减少色素沉积。
• 定期检查:每半年到一年洗牙+检查,早发现新龋齿或填充物老化。
如果填充后出现持续疼痛、脱落等情况,立即复诊别硬扛!
很多人关心价格,但龋齿填充费用差,主要看:
• 龋坏程度(浅龋/中龋/深龋) • 选用材料(国产/进口) • 诊所定位(社区医院/高端私立)
一般树脂填充单颗300-800元算合理范围,遇到几十元的“补牙”要警惕——可能是用劣质材料或故意漏报治疗步骤。建议提前确认报价是否包含去腐、垫底等全部费用。
后提醒:牙齿问题越早处理越省钱省心!与其上网搜“龋齿不补会怎样”,不如尽快约个检查。现在很多口腔机构有9.9元初诊套餐,先了解情况再决定也不迟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