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能在后台收到这样的提问:"缺牙五六年还能种吗?""种牙到底痛不痛?""为啥有人种牙能用30年,有人三五年就坏了?"作为在口腔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大实话,把种植牙那点事儿给大家唠明白。
上周陪闺蜜去拆线,亲眼见个20出头的小姑娘被医生劝退。原来她牙槽骨薄得像纸片,硬要种牙只怕会穿破上颌窦。记住这三条红线:1.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 2.牙周病没治疗 3.未成年人颌骨没定型。有个简单自测法——用食指横着碰鼻尖和下巴,能同时贴到就说明骨骼条件不错。
现在市面上从3000到3万的都有,区别主要在"三个部件":1.种植体(相当于螺丝)韩国货七八千,瑞士货两万起 2.基台(连接件)分厂家标配和个性化定制 3.牙冠(门面担当)全瓷的比烤瓷贵1/3。重点来了!一定要问清报价是否包含:CT检查费、骨粉材料费、三次复查费。去年有个患者就是被"6800"吸引,结果后期加收骨粉费比种植体还贵。
表姐上个月刚在腔医院完成种植,说整个流程就像"装修房子":第打地基(植入种植体)→等3个月让骨头和金属结合→装连接件→后戴牙冠。疼的反而是打麻药那一下,之后只有胀胀的感觉。不过要当心某些机构吹嘘的"即拔即种",除非你骨量特别充足,否则容易埋下隐患。
邻居李叔的种植牙用了12年还稳如泰山,他的保养秘籍很简单:1.每年拍片复查就像汽车年检 2.不用牙开啤酒瓶盖(真见过这么干的)3.冲牙器早晚各冲一次 4.戒烟(烟民高3倍)5.软毛牙刷45度角刷种植牙 6.每半年找医生做清洁。特别注意:如果出现牙龈红肿、咬合不适,拖得越久维修费越贵。
现在数字化种植开始普及,就像戴隐形牙套前要先扫描,医生能用电脑模拟种植位置。还有更神奇的是"穿颧穿翼"技术,针对骨量不足的人可以直接固定在颧骨上。不过要提醒大家,近某些间出现的"999元全包价",基本是引流噱头——正规机构光进口种植体成本都不够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种牙不像买衣服能退换,关键要看医生经验(少300例以上)和机构资质。下次再看到"院士亲诊""零创伤"这类夸张宣传,建议直接绕道。有具体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,看到都会回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