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牙齿上有个小黑点,会不会是蛀牙?”很多人发现牙齿变色或敏感时,心里难免咯噔一下。龋齿(俗称蛀牙)是困扰成年人和孩子的常见口腔问题,但如果能及时填充治疗,完全可以避免牙齿进一步受损。今天我们就来龋齿填充的那些事,帮你打消顾虑,轻松护齿。
很多人以为龋齿只是“牙齿发黑”,其实它像潜伏的者,会悄悄侵蚀牙齿:
1. 浅龋阶段: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或浅褐色斑点,此时可能没明显感觉,但牙釉质已开始脱矿。
2. 中龋阶段:龋坏到达牙本质,吃冷热酸甜时会有短暂酸痛,牙齿上可见明显黑洞。
3. 深龋阶段:伤及牙髓会引起剧烈疼痛,甚需要根管治疗。
“上个月接诊的女士就是典型,”北京某医院口腔科张医生回忆,“她起初觉得门牙上的黑线不影响吃饭,等疼到睡不着觉才来就诊,结果已经需要做嵌体修复了。”
现在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,就像装修选建材,各有适用场景:
1. 树脂材料:接近牙齿本色的“补牙口红” - 优点:颜色自然,适合前牙;一次就诊即可完成 - 注意:后牙大面积缺损可能强度不足
2. 玻璃:儿童龋齿的“温柔守护者” - 优点:释放氟化物防蛀,对牙髓刺激小 - 注意:美观度和强度略逊于树脂
3. 银汞合金:后牙修复的“老牌选手” - 优点:耐磨性强,价格亲民 - 注意:颜色显眼,逐渐被新技术替代
“其实没有的好坏,”上海口腔医院李建议,“小面积前牙缺损选树脂,孩子乳牙用玻璃,后牙咬合面大洞可考虑银汞,具体要医生检查后决定。”
很多患者害怕看牙是因为不了解流程,其实现代补牙已经轻松很多:
1. 口腔检查:医生会用探针和口镜仔细检查,必要时拍小牙片
2. 去腐质:用牙钻或激光去除发黑变软的蛀坏部分,这个过程会有轻微酸胀感
3. 消毒填充:对窝洞消毒后,分层填入选择的材料并用蓝光固化
4. 调磨抛光:调整咬合高度,让补牙材料与天然牙契合
“其实耗时间的是去腐和,”有十年经验的刘护士透露,“现在有了橡皮障隔离技术,患者再也不用担心呛水了。”
刚补完牙不代表一劳永逸,这些细节要注意:
- 2小时禁食:树脂完全硬化需要时间,当天别啃硬物
- 敏感期护理:1-2周内避免过冷过热食物,可用感牙膏
- 定期检查:每半年复查一次,检查填充体边缘是否密合
- 日常清洁:配合牙线清理牙缝,后牙建议用冲牙器
杭州的赵先生分享经验:“五年前补的六龄齿到现在还好好的,秘诀就是每年洗牙时都让医生重点检查补牙位置。”
误区1:“补牙会越补越大” :及时修补小洞才能避免后期更大损伤
误区2:“不疼不用补” :等自发痛时往往已伤及牙髓,治疗更复杂
误区3:“乳牙坏了不用管” :乳牙龋坏会影响恒牙发育,导致牙齿排列不齐
误区4:“补牙材料会致癌” :正规医院的复合树脂已通过生物性检测
误区5:“一次就能补好所有牙” :龋齿需要分次治疗,急性炎症期不宜操作
虽然现代牙科能让龋齿“改邪归正”,但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。每天有效刷牙两次、使用含氟牙膏、控制甜食摄入、定期洁牙检查,这四道防线能让你远离蛀牙烦恼。记住,对待牙齿问题就像对待小伤口——越早处理,代价越小。
如果发现牙齿有变色或敏感症状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早发现早治疗,既能节省费用,又能大限度保留健康牙体。你的笑容,值得用心守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