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早上喝冰豆浆突然牙疼,照镜子发现后槽牙黑了小洞”——这是近门诊遇到的真实。28岁的程序员小因为拖延治疗,原本300元能解决的龋齿,后花了近2000元做根管治疗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普通人关心的补牙问题。
牙齿就像被虫啃的苹果,表面小黑点下往往藏着大问题。我们接诊过太多患者,初期只是轻微敏感,拖半年后发展为夜间剧痛。细菌侵蚀速度远超想象:浅龋到达牙神经快仅需6个月,而补牙佳时机正是蛀坏限于牙釉质时。
目前主流补牙材料分三种:
- 树脂材料(推荐):300-600元/颗,前牙,颜色可匹配真牙
- 玻璃:150-300元/颗,儿童乳牙常用
- 银汞合金:基本淘汰,不推荐使用
*价格受地区、诊所级别影响,医院通常比私立贵20%左右
很多患者害怕的“钻牙”环节,现在早就不一样了。正规机构会先做表面麻醉,新型显微补牙设备振动更小。上周有位65岁阿姨补完牙说:“还没我家榨汁机声音大”。整个过程大约30分钟,包括消毒、去腐、填充、抛光四个步骤。
如果出现以下症状,说明可能需额外治疗:
1. 夜间自发疼痛(可能需根管治疗)
2. 牙龈起脓包(或有牙髓炎)
3. 牙齿松动(涉及牙周治疗)
早发现早治疗永远省钱,这也是我们反复强调定期口腔检查的原因。
上周有个小伙子补完牙就去吃火锅,结果新补的材料当场脱落。正确的护理应该是:
- 2小时内禁食禁饮
- 24小时内不用补牙侧咀嚼
- 避免过冷过热食物3天
- 使用含氟牙膏延长使用寿命
记住三个要点:
1. 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
2. 观察是否“一人一机一消毒”
3. 要求提前说明全部费用
千万别被“99元补牙”吸引,后期加项收费的我们见太多了。
“补过的牙永远不会再蛀”是大误解!我们临床数据显示,5年内树脂材料边缘继发龋率约15%。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补牙状态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。
后提醒:当发现牙齿有黑线、进食塞牙、冷水敏感时,别等痛了才就诊。及时处理几百元能解决的问题,拖久了可能花费上千元。现在很多机构支持付款,不要让费用成为拖延的借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