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某天照镜子突然发现牙齿上冒出个“小黑点”,咬东西时隐隐作痛,连喝口冰水都酸爽到头皮发麻——这很可能就是龋齿在作怪。别担心,今天我们就来龋齿填充那些事儿,让你明明白白解决问题。
很多人觉得“牙疼不是病”,直到某天半夜被剧痛折磨才后悔莫及。龋齿就像牙齿上的“蚁穴”,早期可能只是表面发黑、有酸胀感。但如果放任不管,细菌会继续腐蚀牙本质,导致冷热敏感、自发疼痛,甚伤及牙神经需要根管治疗。
更麻烦的是,相邻牙齿也会被牵连。我曾遇到一位患者,因为一颗大牙龋坏没及时处理,导致邻牙倾斜、咬合紊乱,后不得不做正畸矫正。花小钱补牙就能解决的事,拖成万元级治疗,实在不划算。
现在主流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:
1. 树脂材料:颜色接近真牙,适合前牙修复。优势是美观自然,但耐磨性稍弱,后牙大面积缺损可能不太适用。
2. 玻璃:含氟材料能防龋,特别适合儿童乳牙修补。不过色泽偏白,时间久了可能微黄。
3. 银汞合金:老一辈常见的“银牙”,虽然坚固耐用,但美观度差且需要磨除较多健康牙体,现在已逐渐被淘汰。
具体选择哪种,医生会根据龋洞位置、大小以及你的咬合情况来推荐。比如门牙的小蛀洞,树脂无疑是;而磨牙的深龋,可能需要更耐磨的纳米树脂。
很多朋友害怕看牙是因为不了解过程。其实现代补牙已经能做到微创:
步:检查定位——医生会用探针和X光片确定龋坏范围,有些诊所还有激光龋齿检测仪,连隐蔽的邻面龋都能发现。
第二步:清理腐质——现在多用喷砂或微创车针去腐,比传统钻头震动小。如果特别敏感可以打麻药,像被蚊子叮一下而已。
第三步:填充——分层填入材料后光固化,后精细调整咬合,全程大约20-40分钟。有个小贴士:建议选上午就诊,因为唾液分泌较少更利于操作。
刚补完牙2小时内别吃东西,24小时内避免用该侧咬硬物。想要延长补牙寿命,记住这三点:
• 改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
• 牙线比冲牙器更重要!邻面清洁能预防80%的继发龋
• 每半年做次涂氟,就像给牙齿穿“防弹衣”
有位坚持定期复查的客人,十年前补的牙今完好,秘诀就是每年洗牙时让医生检查填充体边缘是否有微渗漏。
误区1:“补牙会把牙洞越弄越大”
实际上,去腐必须到健康牙体才能粘接。就像削烂苹果,看似切掉更多,实则阻止腐烂扩散。
误区2:“补完牙就一劳永逸”
填充材料也会老化,平均5-8年需要检查更换。就像轮胎补丁,长期使用后需要重新加固。
误区3:“小洞不用补”
龋齿是进行性发展的,早期补牙只需200-400元,等到伤及神经,治疗费用可能翻10倍。
发现龋齿别犹豫,及时处理才是省钱省心的选择。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有新客检查套餐,花几十元就能做筛查。记住,好的补牙时机一个是十年前,一个是现在。
如果你的牙齿已经有不适感,建议立即预约检查。毕竟比起治疗费用,失去健康牙齿的代价更大。点击下方按钮,可以获取附近靠谱牙科机构的比价信息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