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照镜子看到不整齐的牙齿,是不是总在纠结要不要戴牙套?网上信息五花八门,钢牙套、隐形牙套、陶瓷牙套......到底哪种适合自己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大实话,帮你一次性理清牙套选择的门道。
牙齿不齐可不仅仅是影响那么简单。长期错位的牙齿可能导致刷牙死角增多,更容易蛀牙;咬合不正常还会引发咀嚼困难,甚影响消化。去年有个25岁的设计师来找我们,说自己总塞牙,检查才发现是牙齿拥挤导致的,矫正半年后连口臭问题都改善了。
现在做矫正的也不只是学生党。我们门诊接待过40岁的企业高管,50岁的退休教师,矫正牙齿这件事,从来不存在"太晚"这一说。关键是要选对适合自己的方式。
1. 传统金属牙套
就是大家常说的"钢牙",优点非常实在——矫正力度强、速度快,适合复杂病例。价格也是亲民的,一般在1-2万元。有个大学生客户戴着它2年就完成了龅牙的矫正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刚戴上可能会磨嘴,需要时间适应。
2. 陶瓷托槽牙套
这种牙套的托槽是接近牙齿颜色的陶瓷材质,3米外基本看不出来。特别适合职场人士,我们有个银行客户经理就选了这个,见客户时完全不影响形象。但要注意陶瓷材质相对脆弱,啃硬物要小心。
3. 隐形牙套
这两年特别火的透明牙套,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随时摘戴。但别被忽悠了——它需要极强的自律性,每天必须戴够22小时。去年有个客户因为总忘记戴,导致矫正周期延长了半年。价格也是高的,通常在3-5万元。
很多人不知道,矫正7分靠医生,3分才靠牙套。再贵的牙套,遇到经验不足的医生也白搭。建议面诊时直接问:"医生您做过多少例我这样的病例?"我们有个客户跑了三家医院,后选了的副医师。
关于矫正年龄也是个误区。有位45岁的阿姨以为自己不能矫正了,其实只要牙周健康,60岁都能做。关键是要先做检查,我们每接诊一位新客户,都会先拍片检查牙根和牙槽骨情况。
1. 刚戴上的一周确实会酸胀,可以准备些流食
2. 每次吃完东西一定要刷牙,我们见过有人因为偷懒长了蛀牙
3. 定期复查千万不能忘,有个客户出差三个月没复诊,导致矫正进度倒退
4. 避免啃硬物,去年有个客户啃螃蟹把托槽咬掉了
5. 保持器少要戴2年,很多人后反弹就是栽在这一步
预算有限的选金属牙套,要美观的考虑陶瓷托槽,自律性强的可以尝试隐形矫正。但重要的是——先去正规机构做检查!我们遇到过好几个客户,网上查了半天,结果检查发现需要先治疗牙周病。
后提醒大家,千万别贪便宜找小工作室。去年有个姑娘在美容院做了矫正,结果把牙齿搞松动了。正规医疗机构都会有详细的检查方案和售后,这可是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。
关于牙套还有什么想问的?欢迎留言,我们会一一解答。记住,的建议永远比网红推荐靠谱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