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,医学上称为“洁治”,是一种常规的口腔保健方式。很多人对洗牙存在误解,认为会损伤牙齿。其实,定期洗牙不仅能清除日常刷牙无法去除的牙菌斑和牙结石,还能预防牙龈出血、口腔异味和牙周疾病。今天我们就来,关于洗牙的那些事儿。
很多人以为洗牙只是为了牙齿变白,其实不然。牙齿表面的色素沉积(如茶渍、咖啡渍)可以通过洗牙去除,但洗牙的核心作用在于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,减少牙龈炎症和出血。尤其对于长期吸烟、喝茶或咖啡的人群,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,能有效维护牙周健康。
洗牙主要采用超声波洁牙机,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,再用水流冲洗干净。整个过程通常需要30-40分钟。大多数人感觉只有轻微酸胀,并不会疼痛。如果牙结石较多或牙龈敏感,可能会有一定不适,但均在可承受范围内。洗完牙后,部分人可能暂时感觉牙齿敏感,一般1-2天内会自然缓解。
以下几类人群建议保持定期洗牙习惯:一是牙龈容易出血、口腔常有异味者;二是正在做正畸矫正的人群;三是长期吸烟、饮浓茶或咖啡者;四是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较低者;五是老年人及孕妇(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)。
洗牙后24小时内尽量避免食用过冷、过热、深色食物(如咖啡、酱油等),也不要吸烟。建议使用感牙膏刷牙,避免用力漱口或使用牙线过于剧烈。如果出现轻微出血或不适,属于正常现象,一般会很快消退。
根据不同地区和医院级别,洗牙的价格有所差异。普通超声波洁牙一般在200-500元之间。如果选择喷砂洁牙或牙龈下洁治,费用可能会稍高。建议选择正规口腔门诊或医院,避免因而遭遇不规范的洁牙操作。
这是一个常见误区。洗牙并不会让牙缝变大,而是清除了原本填塞在牙缝中的牙结石,使牙缝“暴露”出来。如果洗牙后觉得牙缝明显,恰恰说明之前牙结石堆积已较,应更注意日常清洁和定期维护。
洗牙是预防性口腔保健的重要方式,并非“可做可不做”的项目。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一次洁牙,同时配合日常正确刷牙、使用牙线,才能长期保持口腔健康。如果你还没有洗过牙,或者已经超过一年未洁牙,不妨抽个时间预约一次口腔检查。健康,往往从细节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