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当孩子的颗乳牙萌出时,很多家长就开始为牙齿问题操心。儿童牙科与有不同,需要更细致的护理和更温和的处理方式。今天我们就来0-12岁孩子牙齿健康的那些事,帮助家长避开常见误区。

很多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,不需要特别护理,这是的误区。事实上,从婴儿出生后就应该用纱布清洁牙龈,颗乳牙萌出后就要使用指套牙刷。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,的乳牙龋坏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。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进行牙科检查,晚不超过1周岁。早期检查能帮助发现牙齿发育异常,医生还会指导家长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喂养姿势。
这是大多数家长都会遇到的难题。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牙刷,使用水果味牙膏,或者把刷牙变成游戏。3岁以下建议家长帮助完成刷牙,6岁前都需要家长补刷。记住不要强迫,耐心引导更重要。
恒磨牙表面的窝沟容易藏匿食物残渣,是容易发生蛀牙的部位。窝沟封闭是的保护措施,建议6-7岁做恒磨牙,11-13岁做第二恒磨牙。整个过程不磨牙、不打麻药,孩子接受度高。
这是常见的急诊情况。如果整颗牙脱落,要立即找到牙齿捏住牙冠(不要碰牙根),用生理盐水或牛奶浸泡,30分钟内赶到医院。乳牙和恒牙的处理方式不同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再植。
长期使用奶瓶、吮手指、口呼吸等都会导致牙颌畸形。建议1岁开始过渡到水杯,3岁前戒除安抚奶嘴。如果发现孩子睡觉时张口呼吸,要排查是否有腺样体肥大等问题。
3岁以上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电动牙刷,但要选择软毛小刷头,震动频率不宜过高。刚开始可能需要适应期,建议先手动刷一遍,再用电动牙刷清洁。重要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刷牙习惯。
儿童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,这不仅是检查龋齿,还包括观察牙齿发育是否正常、颌骨生长是否协调。很多牙齿问题早期干预更好,比如地包天在4-5岁矫正比成年后容易得多。
儿童牙科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早期干预。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配合。记住,定期检查比出现问题再治疗更重要,从小保护牙齿能为孩子节省很多后续治疗的麻烦。如果发现异常情况,建议及时到的儿童牙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