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可能对“牙体牙髓病”这个词感到陌生,但说到“蛀牙”“牙疼”或“牙神经发炎”,大家一定不陌生。其实,这些症状大多与牙体牙髓病有关。今天,我们就来这个看似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口腔问题。
简单来说,牙体牙髓病分为两部分:一是牙齿硬组织(如牙釉质、牙本质)的损坏,比如龋齿(蛀牙);二是牙髓(俗称牙神经)的炎症或感染。两者往往相互关联——当蛀牙发展到一定程度,细菌侵入牙髓腔,就会引发牙髓炎,那种“疼起来要命”的感觉,就是它在作祟。
常见的原因有三个:一是清洁不到位,食物残渣长期堆积滋生细菌;二是爱吃甜食或碳酸饮料,加速牙齿腐蚀;三是牙齿意外磕碰导致隐裂或缺损,给细菌开了“后门”。此外,长期磨牙或牙齿排列不齐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。
如果你发现牙齿有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就医检查:
尤其要注意的是,早期龋齿可能不疼不痒,但拖到牙髓感染时,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。
根据病情轻重,医生会采取不同措施:
很多人害怕根管治疗,其实现在有麻醉技术和显微设备,过程并不可怕。反而拖延不治可能导致牙齿脱落,甚影响邻牙。
与其等牙疼再找医生,不如日常做好这些事:
Q:补牙材料哪种好?
A:目前常用树脂材料,美观且耐磨,前牙后牙都适用,具体根据龋齿位置和医生建议选择。
Q: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能用多久?
A:及时装牙冠保护、避免咬硬物的情况下,多数能使用10年以上,和天然牙寿命相近。
Q:牙疼吃药能好吗?
A:治标不治本!药物只能暂时缓解,细菌仍会牙髓,终仍需治疗。
牙齿问题从来不是“忍一忍就过去”的小事。早发现、早治疗,不仅能少受罪,还能省下不少费用。下次刷牙时不妨多观察牙齿状态,发现异常尽早约个口腔检查——毕竟,健康的牙齿才是好的“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