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镜子时发现牙齿发黄,连笑都变得不自信?现在的牙齿美白技术早已不是项目,但面对冷光美白、瓷贴面、家用美牙仪等五花八门的选择,很多人反而更迷茫。今天我们就用大实话:哪种方法更适合你?
牙齿变色分“内忧外患”两种情况。外源性染色来自咖啡、茶、酱油等深色食物,以及吸烟留下的牙渍;内源性变色则是氟斑牙、四环素牙,或随着年龄增长牙釉质磨损透出淡黄色的牙本质。搞清楚原因才能选对美白方式。
1. 冷光美白(诊室级)
牙医会在牙龈涂保护剂,再用高强度蓝光美白凝胶,1小时能提升5-8个色阶。适合急着见客户或拍婚纱照的人,但术后48小时要严格忌口咖啡红酒,费用在2000-4000元。敏感牙可能酸胀2-3天。
2. 家用牙托美白
牙医定制专属牙托,每晚睡前挤入低浓度过氧化物凝胶,戴2-4周。渐进更温和,维持半年左右。注意凝胶别挤太多,否则会刺激牙龈。全套价格800-1500元。
3. 美白牙膏/牙粉
含磨砂颗粒或低浓度过氧化氢,对茶渍烟渍有效,但对内源性黄牙基本没用。别信“七天白一度”的夸张宣传,建议选择有“去除外源性色斑”明确标注的正规产品。
4. 瓷贴面
把牙齿表面磨掉0.5mm,贴上定制瓷片,适合重度氟斑牙或形态缺陷的牙齿。单颗价格3000-10000元,维持10年以上,但属于不可逆操作,不要跟风做。
5. 美牙仪(谨慎选择)
市面上几百元的蓝光仪多数是LED灯,配合的美白凝胶可能超标添加过氧化氢(国标限6%浓度)。非人士操作容易灼伤口腔黏膜,不推荐自行购买。
• 美白不是性的,通常维持6个月到2年,取决于饮食习惯和口腔护理
• 每个人牙齿底色不同,里的“好莱坞白”可能不适合人肤色
• 刚做完的1-2天明显,之后会有约15%的颜色回弹
孕妇、未成年、牙釉质发育不全者要暂缓。有龋齿或牙周炎需先治疗,否则美白剂会刺激牙髓。做过烤瓷牙的人要当心——美白剂对人工材料无效,可能导致色差更明显。
1. 用吸管喝深色饮料,减少色素直接接触牙面
2. 美白后一周内不吃咖喱、火龙果等高色素食物
3. 每半年洗一次牙,清除顽固牙结石
4. 电动牙刷+牙线组合使用,比普通牙刷多清除38%的牙渍
后提醒:别被社交媒体上的前后对比图忽悠,很多是调光+滤镜的。牙医会根据你的牙况建议合理的美白方案,盲目追求“白”反而会伤害牙齿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