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发现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?或者总觉得口腔有异味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早期信号。很多人以为牙周病只是小问题,但它却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隐患。
牙周病的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:牙龈炎、早期牙周炎和晚期牙周炎。初可能只是牙龈红肿、刷牙出血,如果不及时处理,细菌会逐渐牙周组织,导致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,后甚需要拔牙。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,这时候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。
牙周病的主要诱因是口腔清洁不到位,导致牙菌斑堆积。但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因素:习惯用牙签剔牙可能损伤牙龈;长期吸烟会加重炎症;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感染;甚压力过大也会影响口腔免疫力。女性在怀孕期间激素变化,牙龈炎发生率也会升高。
1. 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 2. 牙龈红肿、触碰疼痛 3. 口腔异味持续不消 4. 牙龈萎缩、牙根暴露 5. 牙齿松动或移位 如果出现以上任何症状,建议尽快去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的牙周探诊和X光片能判断病情。
早期牙周病通过洗牙和龈下刮治就能有效控制。中晚期可能需要牙周手术配合药物治疗。记住:牙周病治疗是长期过程,需要定期复诊维护。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单独牙周病,必须配合的机械清洁。治疗越早开始,越好,花费也越少。
1. 每天少刷牙2次,学会使用巴氏刷牙法 2. 牙线比牙签更护龈,每天少用一次 3. 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 4. 戒烟限酒,减少牙龈刺激 5. 多吃富含维C的蔬果增强牙龈抵抗力 6. 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避免横向用力刷牙
误区一: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其实是清除牙结石后暴露出原有的牙缝。 误区二:"牙龈出血是上火"——持续出血多由炎症引起,需要处理。 误区三:"牙齿不疼就没事"——牙周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疼痛。 误区四:"老人都会掉牙"——只要维护得当,健康的牙齿可以伴随终生。
孕妇、糖尿病患者、正畸人群、免疫力低下者都属于牙周病高发群体。建议这些人群每3-4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。青少年如果发现牙龈异常增生,也要及时排查是否与牙周病相关。
近年研究发现,牙周病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并发症、甚早产的风险。维护牙周健康不仅关乎口腔,更是全身健康的重要一环。从今天开始,多给牙龈一点关注,别等牙齿松动才后悔莫及。
记住:的牙周治疗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,不要轻信所谓的"快速"偏方。定期检查、科学预防才是保住牙齿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