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被很多人忽略的小细节,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警告信号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常见病,3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80%,但真正重视的人却不多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悄悄伤害牙齿的"隐形"。

简单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。就像房子的地基出了问题,牙齿周围的牙龈、牙槽骨会逐渐被。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出血,发展到后期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很多人直到牙齿移位才意识到问题性,这时候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。
1. 刷牙出血:健康的牙龈不会轻易出血,这是早的警报
2. 持续性口臭:牙菌斑堆积会产生特殊气味
3. 牙龈发红肿胀:正常牙龈应该是粉红色且紧贴牙齿
4. 吃东西塞牙:牙周组织萎缩导致牙缝变大
5. 牙齿变长:其实是牙龈退缩暴露了牙根
如果出现以上任何症状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
除了遗传因素,主要诱因都藏在日常习惯里:
• 刷牙方式不对,清洁不到位
• 长期吸烟影响牙龈循环
• 饮食过软,牙齿缺乏自洁作用
• 压力大导致免疫力下降
• 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影响
值得注意的是,怀孕期间激素变化也会加重牙龈炎症,准妈妈们要特别注意口腔护理。
预防牙周病其实很简单,关键是要持之以恒:
1. 使用巴氏刷牙法,每天少刷两次,每次2分钟
2. 牙线比牙刷更重要,能清除80%的牙缝菌斑
3. 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,清除顽固牙结石
4. 戒烟限酒,减少对牙龈的刺激
5. 多吃粗纤维食物,增强牙齿自洁能力
这些方法看似普通,但能帮大多数人远离牙周病困扰。

根据程度,治疗分为几个阶段:
基础治疗:洁治(洗牙)+龈下刮治,清除菌斑和结石
药物治疗:局部使用药物辅助控制感染
手术治疗:针对中重度患者,包括牙龈翻瓣、植骨等
维护治疗:定期复查防止复发
越早干预,治疗越简单越好。轻度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完全控制病情发展。
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
这是常见误解。洗牙只是清除本就存在的牙结石,暴露出真实的牙周状况。
治疗会很痛吗?
现在有治疗技术,配合表面麻醉可以舒适度。
能吗?
早期可以控制,但需要患者配合做好日常护理。

很多人觉得"牙龈出血是小问题",直到某天发现门牙松动才着急。要知道,被的牙槽骨很难完全再生。与其花大价钱做复杂治疗,不如现在就开始认真刷牙、定期检查。记住:对待牙周病,你今天偷的懒,明天都会变成要还的债。
如果已经出现症状,建议选择有牙周专科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的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,帮您守住牙齿的健康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