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刷牙都出血?牙齿上总有刷不掉的黄色污渍?这些可能是牙结石在作祟。很多朋友对洗牙这件事充满疑问:会不会伤牙?能美白牙齿吗?多久洗一次合适?今天咱们就这个既普通又重要的牙齿护理项目。
即便每天认真刷牙,牙缝和牙龈边缘仍会残留牙菌斑,它们像水泥一样硬化成牙结石后,牙刷根本对付不了。这些"石头"不仅让口腔异味挥之不去,还会挤压牙龈导致红肿出血,长期不处理可能引发牙周病,后连牙齿都保不住。
洗牙说法叫"龈上洁治",就是用超声波振碎这些顽固分子。整个过程就像给牙齿做深度大扫除,把平时清洁不到的死角统统清理干净。

误区一: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 事实是牙结石长期占据牙龈位置,清理后才会暴露原本的牙缝。就像搬家后才发现柜子后面积了多少灰。
误区二:"洗完牙会敏感酸痛" 这是因为被牙结石包裹的牙根突然暴露,一般3-5天就能适应。就像冬天突然脱掉厚外套需要缓一缓。
误区三:"洗牙能美白牙齿" 洗牙只能还原牙齿本色,对咖啡渍、烟渍等内源性着色有限。想真正美白还得配合其他项目。
经常抽烟喝茶的朋友,牙结石形成速度会比常人快2-3倍;戴牙套期间清洁不便的人;孕期激素变化容易牙龈出血的准妈妈;还有40岁以上牙周病高发人群,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。
如果出现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、口腔异味加重,别犹豫,这些就是牙齿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。
正规机构的洗牙流程通常包括:口腔检查→超声波洁治→喷砂抛光→牙周冲洗→上药护理。全程约40分钟,有点像给牙齿做SPA。现在有的机构还用上了无线超声设备,不用再被水管线缆束缚,体验舒适很多。
特别注意:凝血功能异常、装有心脏起搏器、传染性疾病期的人群,需要提前告知医生评估风险。
刚洗完牙那几天,少吃太冷太热的食物;改用软毛牙刷,刷牙力度要轻柔;可以配合牙线清理牙缝。记住,洗牙不是一劳永逸,就像房间需要定期打扫,建议每6-12个月维护一次。
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有团购体验价,但要注意选择有医疗资质的正规场所。别为了省几十块钱去美容院或工作室,那些地方连消毒流程都可能不达标。

相比动辄上万的种植牙,洗牙一次几百元的预防性投入实在划算。一口好牙不仅能放心享受美食,还能省下后续巨额治疗费。下次再听见牙医建议洗牙时,不妨把它看作是对未来的一项健康投资。
当然,日常护理更重要。每天2次刷牙、饭后漱口、定期使用牙线,配合每年1-2次清洁,这样才能真正实现"8020"目标——80岁时还能拥有20颗健康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