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刷牙总出血?牙龈红肿还伴随口臭?你可能被牙周病盯上了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90%,却常常因为初期不痛不痒被忽略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这个"沉默的牙齿"。
1. 刷牙时牙刷上有粉红色血迹,像稀释过的草莓酱
2. 牙龈从淡粉色变成暗红色,摸起来像煮过头的西兰花
3. 牙齿之间出现黑色三角缝,像被悄悄抽走了填充物
4. 早起嘴里发黏,有类似臭鸡蛋的味道
5. 咬苹果时留下血印,像盖了个天然印章
邻居张阿姨每天刷牙三次,去年却不得不拔掉两颗大牙。其实牙周病的元凶是牙菌斑里的细菌,它们像建筑工人一样,24小时不停地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"砌墙"。普通刷牙只能清除60%的菌斑,那些藏在牙缝里的顽固分子,需要牙线、冲牙器这些"拆迁队"来清理。

【轻度阶段】牙龈偶尔出血,像含了一片玫瑰花瓣
【中度阶段】牙齿开始松动,啃玉米时像在玩俄罗斯轮盘赌
【重度阶段】牙根暴露敏感,喝温水都像在舔冰碴子
上周陪朋友去做龈下刮治,整个过程比想象中温和。医生先用探头测量每个牙周的"小口袋"深度,接着用比睫毛还细的超声波头清理牙结石。神奇的是现在有了激光辅助治疗,像用光线给牙龈做SPA,术后基本不出血。
1. 选对牙刷:刷头要能轻松伸到后排牙齿,刷毛软得像猫咪胡须
2. 改良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幅度不超过一颗玉米粒
3. 牙线使用技巧:像给每个牙缝系鞋带,上下滑动而非左右拉扯
4. 半年一次的清洁:相当于给牙齿做"深度大扫除"

× 牙龈出血是上火——其实是细菌在啃食你的牙槽骨
× 牙齿松动是年纪大——30岁也可能出现"老年牙"
× 洗牙会损伤牙齿——就像说打扫房间会拆掉房子
× 口香糖能代替刷牙——顶多算个临时空气清新剂
× 种植牙不用管牙龈——没有好地基,再贵的假牙也会塌
怀孕的准妈妈(激素变化让牙龈变脆弱)
糖尿病患者(高血糖是细菌的豪华自助餐)
长期戴矫正器的小伙伴(钢圈成了菌斑的违章建筑)
有家族遗传史的(可能继承的不是房产而是易感基因)
• 含亚锡氟化物的牙膏(细菌的"防弹衣")
• 膨胀式牙线(轻松进入紧密牙缝)
• 冲牙器(建议选可调节压力的)
• 单束毛牙刷(清理智齿的好帮手)
• 舌苔清洁器(解决50%口臭问题)

早发现:牙龈出血的时间就该警惕
早干预:牙周袋深度超过3mm必须治疗
早控制:每年拍片检查牙槽骨吸收情况
牙齿是我们的天然咀嚼工具,别等到吃豆腐都要犹豫的时候才后悔。下次刷牙见到血丝,别急着漱掉,那是你的牙龈在挥手求救。现在拿起手机预约个牙周检查,可能省下未来几万元的种植牙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