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笑容是纯真的,而一口健康的牙齿是这份笑容的守护者。很多家长觉得乳牙迟早要换,出了问题也不用管,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。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生长,甚关系到孩子的面部发育和消化功能。今天我们就来儿童牙齿治疗那些事儿,帮助家长避开常见误区。
邻居家5岁的豆豆近总说牙疼,妈妈检查发现后槽牙有个小黑点,觉得“反正要换牙”就没在意。结果两个月后,孩子半夜疼得直哭,去医院才发现已经发展成龋齿,连牙根都受到了影响。这样的在门诊太常见了。
乳牙的牙釉质比恒牙薄,一旦出现龋齿,恶化速度更快。更关键的是,乳牙下方就是正在发育的恒牙胚,如果炎症向下扩散,可能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,长出来的新牙可能带白斑或凹陷。除此之外,长期用一侧咀嚼还会影响孩子脸型发育,导致大小脸。
孩子不会表达牙齿不适,家长要留心观察:
1. 吃饭时突然停下或拒绝咀嚼硬物
2. 频繁摸脸颊或抠牙齿
3. 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或褐色斑点
4. 牙龈红肿、出血
5. 口腔有异味(排除其他疾病情况下)
尤其要注意6岁左右萌出的“六龄齿”,它是终身不换的恒牙,却常常被误认为是乳牙。很多孩子这颗牙早早龋坏,就是因为家长不知道它需要重点保护。
1. 龋齿: 不要等牙疼才处理!浅龋可以通过涂氟或树脂填充解决;如果已经伤及牙髓,可能需要根管治疗。现在有麻醉技术,孩子配合度比想象中高。
2. 乳牙滞留: 新牙长出旧牙不掉,要及时拔除,否则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。记得选择儿童专用的弹性拔牙钳,减少创伤。
3. 牙齿外伤: 摔倒磕掉牙齿,要立即用生理盐水或牛奶浸泡牙根,30分钟内赶到医院再植较高。特别注意保存时不要擦洗牙根!
很多家长发愁孩子不肯配合治疗,其实有方法可循:
- 提前用绘本讲解看牙过程(推荐《鳄鱼怕怕牙医怕怕》)
- 治疗前避免说“别怕”“不疼”等暗示性语言
- 可以带上孩子熟悉的玩偶陪伴
- 选择有儿童诊疗经验的机构,很多诊所现在配有动画片放映室
对于特别抗拒的孩子,可以考虑选择舒适化治疗,比如镇静或全麻下一次性处理所有问题。不过这种情况需要医生评估身体状况。
预防永远胜于治疗,做好这些能省下不少治疗费:
1. 出牙期就要开始清洁,用纱布蘸水擦拭牙龈
2. 3岁前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,家长要帮忙刷第二次
3. 每3-6个月涂氟一次,就像给牙齿穿防护衣
4. 窝沟封闭佳年龄:乳磨牙2-3岁,六龄齿6-8岁
5. 控制甜食频率比控制量更重要,吃完及时漱口
后提醒家长,不要等出了问题再找牙医。建议从颗牙萌出就开始定期检查,的儿童牙医能发现家长察觉不到的早期问题。
Q:乳牙反正要换,补牙是不是浪费钱?
A:乳牙使用时间长达6-10年,龋坏可能导致恒牙错位萌出,后期矫正费用更高。
Q:孩子能用电动牙刷吗?
A:4岁以上可以选择儿童专用电动牙刷,但家长要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牙龈。
Q:地包天几岁矫正合适?
A:3-5岁是干预黄金期,简单的功能性矫治器就能取得,错过可能要等12岁后正畸。
孩子的牙齿健康需要家长用心守护。记住,现在在孩子牙齿上花的每一分钟,都是在为TA未来的健康投资。如果发现异常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别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