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在照镜子时突然发现牙齿上有个小黑点,或吃冷热食物时感到一阵刺痛,很可能龋齿已经找上门了。龋齿填充(俗称补牙)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,能有效阻止蛀牙继续牙齿。本文将用通俗的语言,带你了解从发现龋齿到完成填充的全过程。
牙齿表面每天都会形成牙菌斑,当清洁不及时,细菌就会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。这些酸会逐渐腐蚀牙釉质,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色蛀斑。初期可能只是颜色改变,但随着时间推移,会出现明显的牙洞,甚引发牙神经疼痛。
正规的牙科诊所会行详细检查:
1. 肉眼观察:医生会用探针检查牙齿表面,判断龋坏程度
2. X光片拍摄:发现隐藏在两牙之间的邻面龋
3. 冷热测试:评估是否已伤及牙髓
根据检查结果,医生会给出个性化治疗方案。如果龋坏较浅,直接填充即可;若已接近牙髓,可能需要先做安抚治疗。
目前主流补牙材料有三种:
树脂材料:颜色接近天然牙,适合前牙修复。采用分层固化技术,每层光照20-40秒,耐磨性较好。
玻璃:含氟化物能预防继发龋,多用于儿童乳牙。但美观度稍逊,可能出现边缘微渗漏。
银汞合金:坚固耐磨价格低,但因颜色问题逐渐被淘汰。值得注意的是,正规操作的银汞填充并不会造成汞中毒。
很多人因为怕痛耽误治疗,其实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能让治疗过程更舒适:
1. 表浅龋齿:可能不需要打麻药,仅在去腐时有轻微酸胀感
2. 较深龋齿:会先涂抹表面麻醉剂,再行注射,全程痛感可控
3. 特别敏感人群:可选择镇静或全麻下治疗
整个操作通常在30-60分钟内完成,术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,24小时内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。
刚补完的牙齿需要特别呵护:
• 树脂材料完全硬化需要24小时,当天不要吃染色食物
• 如果出现轻微咬合不适,2-3天会自然适应,持续疼痛需复诊调磨
• 使用牙线时要格外小心,避免将填充物带出
• 每半年检查一次填充体边缘,防止微渗漏导致继发龋
补牙不是一劳永逸,日常防护更重要:
1. 改良巴氏刷牙法:牙刷呈45度角,小幅颤动清洁牙龈沟
2. 定期洗牙:清除牙结石,减少菌斑堆积
3. 控制甜食频率:与其戒糖,不如减少进食次数
4. 使用含氟牙膏: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
5. 窝沟封闭:儿童恒磨牙萌出后建议尽早做
误区一:"小洞不补,大洞不苦"
实际上龋齿不会自愈,越早治疗越省钱省时。等到牙痛才就诊,很可能需要根管治疗。
误区二:"补牙材料越贵越好"
不同部位适用不同材料,前牙侧重美观,后牙侧重耐磨性,适合的才是好的。
误区三:"补完牙就永远不会再蛀"
填充体边缘仍可能发生继发龋,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才是根本。
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就诊:
• 牙齿对冷热刺激敏感超过10秒
• 夜间出现自发疼痛
• 牙龈起脓包或面部肿胀
• 填充物脱落或明显缺损
记住:定期口腔检查比治疗更重要,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检查,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