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某天突然牙齿一阵剧痛,连喝水都像一样?或者吃冷饮时牙齿酸得直哆嗦?这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今天,我们就来这个困扰许多人的口腔问题。
简单来说,牙体指的是牙齿硬组织,比如牙釉质、牙本质;牙髓则是牙齿内部的“神经血管房”,负责给牙齿营养和感觉。当细菌攻破牙体防线(比如蛀牙),入侵牙髓,就会引发炎症,这时候你会感受到——痛,非常痛!
1. 蛀牙不处理:刚开始只是小黑点,慢慢就成了大洞,细菌直接钻进牙髓。 2. 牙齿裂了:啃硬物、外伤可能导致牙齿裂纹,细菌顺着缝隙入侵。 3. 牙周病晚期:牙龈萎缩时,牙根暴露,细菌也能从根尖孔逆袭牙髓。
别等到疼得睡不着才重视!出现这些症状就要警惕: • 喝冰水或热茶时牙齿刺痛(可能牙本质敏感或早期牙髓炎) • 晚上睡觉时牙齿一跳一跳地疼(急性牙髓炎典型表现) • 咬东西时某颗牙特别“娇气”(可能是根尖周炎)
医生一般会分“四步走”: 1. 拍个小牙片:看看蛀牙深度和根尖情况,比肉眼判断更。 2. 杀神经:叫“根管治疗”,清除发炎牙髓,不是所有情况都需要。 3. 根管充填: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封住根管,防止再感染。 4. 戴牙冠:治疗后牙齿变脆,做个冠保护起来,能用更久。
× “牙疼吃药就行” ——治标不治本,可能拖成更的脓肿。 × “杀神经后牙齿就死了” ——牙齿失去感觉,但仍能正常咀嚼。 × “根管治疗一次就能完成” ——通常需要2-3次,复杂情况可能更久。
记住这组数字,能省下大笔治疗费: • 每天2次刷牙:巴氏刷牙法+含氟牙膏 • 每年1次洗牙:清除牙结石这个细菌温床 • 每半年1次检查:花5分钟让医生看看,有问题早发现 • 蛀牙3个月原则:发现小黑点3个月内处理,避免伤到牙髓
• 准妈妈注意:孕期激素变化更易出现牙龈出血,用软毛牙刷温水刷牙。 • 糖尿病患者:血糖高会影响牙周健康,需更严格的口腔护理。 • 正畸人群:托槽周围容易藏污纳垢,冲牙器配合牙缝刷使用。
1. 是否有消毒供应室(避免交叉感染) 2. 医生是否使用橡皮障(隔离唾液,提升治疗) 3. 根管测量仪和显微镜(复杂根管治疗的黄金搭档) 记住:价格特别低的要当心,根管治疗需要精细操作,不是简单“捅几下”就能完成的。
牙疼不是病?疼起来真要命!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远离牙髓炎的折磨。如果已经有症状,别硬扛,早点找医生解决才是正道。毕竟——原装牙齿永远是好的“假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