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吃冰淇淋突然牙一酸,照镜子才发现后槽牙有个小黑点。很多人觉得不疼就不用管,其实这时候细菌已经在牙齿里"安家"了。作为在口腔健康领域见过上千的从业者,今天就跟大家补牙那些事儿。
1. 吃冷热食物突然酸痛——可能是蛀牙接近牙神经了
2. 刷牙时某个位置反复出血——牙龈周边的蛀牙在作祟
3. 牙齿表面出现 chalky 白斑——这是蛀牙早的警示
4. 舌尖能舔到牙齿凹坑——说明蛀蚀已经形成窝洞
5. 食物总是卡在固定位置——邻面龋齿的典型特征
去年有个28岁的程序员患者,刚开始只是牙缝有点黑线,觉得不影响吃饭就没管。半年后疼得睡不着觉,检查发现已经蛀到牙髓,后花了补牙5倍的钱做根管治疗。牙齿一旦出现蛀洞,就像朽木里的虫洞,会以每月0.5mm的速度向牙髓侵蚀。
树脂材料:前牙,颜色接近真牙,但后牙咬硬物可能碎裂
玻璃:适合儿童乳牙,会释放氟化物防蛀
银汞合金:逐渐被淘汰,但某些深龋病例仍在用
上周给一位中学老师做的树脂补牙,选用了新一代的3M纳米树脂,补完后她自己都分不清哪颗是补过的。关键是要找有橡皮障隔离技术的诊所,避免补牙过程中唾液污染影响粘接。
1. 探针检查确定蛀牙范围
2. 蓝色显影剂辅助判断腐质
3. 去腐(现在都有显微设备辅助)
4. 酸蚀处理增加材料粘着力
5. 分层光照固化(每层不超过2mm)
6. 精细调磨咬合面
7. 抛光让补牙处光滑如初
1. 2小时内别吃东西,24小时内别用补牙侧咀嚼
2. 出现轻微敏感是正常的,一般3-5天消失
3. 每年要做一次咬合面检查(很多人补牙边缘继发龋都不知道)
误区一:"补过的牙永远不会再蛀"
真实情况:补牙材料边缘容易滋生细菌,需要更注意清洁
误区二:"孕期不能补牙"
真实情况:孕中期(4-6个月)是相对的治疗期
误区三:"牙齿不疼就不用补"
真实情况:等感觉到疼时,往往已经伤到牙神经了
记得上个月有个患者说:"早知补牙这么简单,何必白疼两个月"。确实,现在的补牙技术早就不像老一辈记忆中的"钻牙酸爽"了。如果你发现自己有文中提到的任何症状,建议尽快去拍个牙片检查,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