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着血丝,咬苹果留下粉红色牙印……这些场景你可能不陌生。很多人以为牙龈出血只是"上火",但实际上,这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声警报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口腔健康——牙周病,以及如何通过牙周治疗守住我们的"牙齿地基"。
我们口腔里住着数百种细菌,当它们形成的牙菌斑堆积在牙龈边缘,就会引发牙龈炎。这时牙龈会变得敏感脆弱,刷牙时容易出血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炎症就会向深层蔓延,发展为牙周炎——牙龈与牙齿之间的"地基"开始松动,形成越来越深的牙周袋。
危险的在于,早期的牙周病往往不痛不痒。除了牙龈出血,你还需要警惕这些信号:持续性口臭、牙龈颜色变深、牙齿看起来变长(其实是牙龈萎缩)、吃东西容易塞牙、牙齿轻微松动。很多人直到咬不动硬物才去医院,这时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。
很多人把洗牙当成牙周病的解药,这其实是个误区。普通洗牙只能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,对于已经形成的牙周袋为力。真正的牙周治疗是个系统工程:
步是检查,医生会用特殊的探针测量每个牙位的牙周袋深度,配合X光片评估骨吸收程度。第二步进行龈上洁治(常规洗牙)和龈下刮治,用精细器械清除藏在牙龈下方的牙结石。第三步可能涉及牙周手术,对病例进行牙龈修整或骨组织再生。后是终身维护期,每3-6个月需要复查。
"听说刮治要打麻药?"这是患者常问的问题。其实现代牙周治疗已经相当人性化,对于敏感患者可以采用麻醉技术,整个治疗过程像做美甲一样轻松。多数人反映,治疗后的不适感远小于预期,主要是牙龈轻微酸胀,2-3天就能正常。
更重要的是治疗后的改变:口臭消失、牙龈重新变得粉红紧致、牙齿松动度改善。33岁的设计师小林分享:"以前不敢大笑怕露出红肿的牙龈,现在终于能自信露齿笑了,早知这么好应该早点来。"
牙周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事,后期的家庭护理同样重要。推荐这三个必备神器:
1. 牙缝刷:像小试管刷一样清洁牙缝,比牙线更易上手
2. 冲牙器:用水流冲走隐蔽处的食物残渣
3. 含氯己定的漱口水: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,控制菌群繁殖
记住这个刷牙口诀:"斜45度颤动着刷,牙龈牙齿交界处重点照顾,每次不少于3分钟。"好的口腔护理习惯,能让牙周治疗延长5-8年。
Q:治疗要几次?费用多少?
A:轻度病例2-3次,重度可能需要6次以上。价格从几百到上万不等,取决于程度。
Q:能刷吗?
A:基础治疗项目多数可报销,但部分高端治疗需自费。
Q:治疗后牙齿会敏感吗?
A:短期内可能有敏感症状,使用感牙膏2周左右会缓解。
Q:孕妇能做牙周治疗吗?
A:孕中期(4-6个月)是相对的治疗窗口期。
Q:多久复查一次?
A:稳定期每半年一次,易感体质建议每季度检查。
如果你的牙龈经常出血,别再用"上火"自我安慰了。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牙周检查,越早干预,越能保住宝贵的天然牙齿。毕竟再好的假牙,也比不上原装的好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