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晨刷牙时看到牙膏泡沫渗着血丝,咬苹果留下红色牙印……这些常见的小细节可能是牙周疾病的早期信号。很多人误以为牙龈出血只是"上火",殊不知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带你了解牙周治疗的必要性和全过程。
临床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中,超过8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早期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刷牙出血,中期出现口臭、牙龈萎缩,晚期则会导致牙齿移位、咀嚼无力。菌斑和牙结石是主要诱因,它们像"水泥"一样牢牢黏附在牙齿根部,普通刷牙根本无法清除。
步基础治疗:通过超声波洁牙去除牙龈上方的菌斑结石,配合手工刮治清理牙龈边缘,类似给牙齿做"深层去角质"。这个过程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通常不需要麻醉。
第二步深度清洁:针对已形成牙周袋的患者,采用根面平整术清除牙龈下方的结石。医生会像修复古董一样,用精细器械一点点刮除根面沉积物,让牙龈重新贴合牙齿。
第三步维护期:治疗后每3-6个月需要复查,通过牙周探针测量牙龈情况。坚持维护的患者,治疗能保持10年以上的占75%。
基础洁牙通常在200-500元区间,深度刮治按牙位收费,单颗牙约150-300元,全口治疗在3000-6000元不等。比起种牙动辄上万的费用,早期干预其实更经济。通常覆盖基础项目,但深度治疗需自费。
多数人反馈1周内出血症状消失,2周后牙龈颜色从暗红转为粉红。但牙龈萎缩是不可逆的,这就是为什么医生总是强调"早治早好"。有位教师患者分享:"治完才发现原来牙齿不是天生敏感的,喝冰水不再酸疼了。"
建议使用小头软毛牙刷,每天配合牙线清洁邻面。研究发现,巴氏刷牙法配合冲牙器,能减少37%的菌斑堆积。避免用牙签剔牙,那会加剧牙龈萎缩。记住:再好的治疗也比不上正确刷牙的价值。
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其实是清除了原本填满缝隙的结石;"治疗一次就能"——牙周病像高血压需要终身管理;"出血就不敢刷牙"——轻柔清洁反而能促进愈合。
当牙龈出血超过3天不缓解,或发现牙齿有松动趋势时,建议尽早就诊。牙齿就像大树,牙周组织就是树根周围的土壤,及时养护才能避免"水土流失"的悲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