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,或者照镜子时注意到牙齿变长了,其实这可能是牙周病在作祟。牙周病不像蛀牙那样会疼得睡不着觉,但它对口腔健康的危害可一点都不小。今天我们就来牙周治疗那些事儿,帮你搞清楚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,治疗过程是怎样的。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早上刷牙时牙刷上带血,吃东西时苹果上留下血印?很多人觉得"上火"或者"刷牙太用力"就糊弄过去了。其实这很可能是牙龈炎的早期表现。如果放任不管,炎症会继续发展,牙龈会慢慢与牙齿分离,形成越来越深的牙周袋,后演变成牙周炎。
很多人觉得牙周病顶多就是掉几颗牙,其实远不止如此。研究表明,牙周病菌可能通过进入全身,增加患心脏病、糖尿病、肺炎等疾病的风险。孕妇如果有牙周病,还可能增加早产风险。所以及时治疗牙周病,不仅是为了保护牙齿,更是为了全身健康着想。
牙周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:阶段是基础治疗,主要是洁牙和根面平整;第二阶段可能需要小的牙周手术;第三阶段是维护期。很多人以为"洗个牙"就行,其实完善的牙周治疗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,不是一次就能解决的。
基础治疗主要包括洁治和刮治。洁治就是常说的洗牙,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;刮治则是清理牙龈下面、牙根表面的牙结石和病变组织。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敏感,现在有很多技术可以大大减轻不适感。治疗完成后,牙龈红肿出血的情况通常会明显改善。
对于牙周袋较深的患者,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。现在的微创手术创伤小、快。对于已经出现牙齿松动的患者,牙周夹板固定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如果牙齿缺失,也可以在控制牙周炎症后进行种植或修复治疗。
很多人治疗后觉得"万事大吉"了,其实牙周病是慢性病,需要长期维护。除了每天正确刷牙、使用牙线外,定期复查非常重要。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3-6个月复诊一次,进行清洁和检查,防止疾病复发。
预防牙周病其实很简单:每天刷牙两次,每次少2分钟;学会正确使用牙线;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;控制血糖、戒烟也对牙周健康很重要。记住,牙龈出血不是小事,及时就诊可以避免很多后续麻烦。
Q:牙周治疗疼吗?A:现在有技术,不适感很轻微。Q:需要治疗几次?A:根据病情程度而定。Q:治疗后牙齿会敏感吗?A:可能有暂时性敏感,一般1-2周缓解。Q:多少岁开始要注意?A:30岁以上人群要特别关注,但年轻人也可能患病。
牙周病就像沉默的,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危害。如果你有牙龈出血、口臭、牙齿松动等情况,建议尽快到医疗机构检查。记住,越早治疗,越好,花费也越少。保护牙周健康,就是保护你的整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