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颗乳牙冒出来时,很多家长会疑惑:这么小的牙齿需要专门护理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儿童牙齿健康不仅影响咀嚼功能,更关系到恒牙发育和面部骨骼生长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我将用通俗的语言,帮您理清儿童牙科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细节。
很多人觉得乳牙反正会换,坏了也没关系。这种想法可能让孩子错过佳干预时机。乳牙要在口腔服役6-10年,期间承担着为恒牙"占位置"的重要作用。如果乳牙提前脱落,邻牙会倾斜移位,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,未来可能需要做牙齿矫正。
建议从颗乳牙萌出就开始清洁,初期用纱布蘸温水擦拭,2岁后可选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。记住:睡前刷牙后除了喝水,不要再进食。
含着奶瓶睡觉、长期使用吸管杯、咬铅笔头...这些常见习惯都在悄悄伤害牙齿。奶瓶龋是婴幼儿常见的牙齿问题,夜间残留的奶液会让牙齿长时间浸泡在酸性环境中。
建议1岁开始训练使用普通水杯,3岁前戒掉奶瓶。如果孩子有吮指习惯,4岁前要通过鼓励方式逐步纠正,超过这个年龄可能影响牙弓发育。
就像给牙齿穿上防护服,涂氟能增强牙齿抗酸能力。建议3岁起每3-6个月涂氟一次,特别是已有龋齿倾向的孩子。而窝沟封闭则是给磨牙表面的沟隙做"密封处理",好在6-8岁恒磨牙完全萌出时进行。
这两种预防措施操作简单,全程,却是防止龋齿有效的方法之一。很多地区已将儿童涂氟纳入公共卫生项目,家长可以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
次看牙医应该什么时候?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颗牙萌出后6个月内或1周岁前。早期检查能发现喂养习惯问题,还能让宝宝适应牙科环境。
去看诊前,家长要注意:不要用"打针""痛"等负面词汇暗示,可以说"让牙医叔叔数数你的小牙齿"。准备孩子喜欢的玩偶陪伴,就诊后给予适当表扬,都能帮助建立积极印象。
6岁左右开始的换牙期是牙齿发育关键阶段。如果乳牙迟迟不掉而恒牙已萌出,需要及时拔除滞留乳牙;若恒牙半年内未萌出,则要检查是否存在萌出障碍。
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六龄齿的保护,这颗早长出的恒牙没有乳牙铺垫,很多家长误以为是乳牙而忽视护理,导致早期龋坏。
儿童牙齿健康需要家长、孩子和牙医的三方配合。记住三个关键数字:每天刷牙2次、每3个月更换牙刷、每6个月检查1次。从今天开始,给孩子一个没有蛀牙的童年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