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总感觉刷牙出血,牙龈还有点红肿?别不当回事,这可能是牙周疾病的早期信号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行业工作者,我见过太多人因为忽视牙齿问题,后不得不花大价钱治疗。今天我们就来牙周治疗那些事,帮你省去不必要的麻烦。

先别急着往下看,现在对着镜子检查下:刷牙时是否容易出血?牙龈颜色是不是暗红而不是健康的粉红色?牙齿有没有松动感?如果有这些症状,很可能是牙周炎在作祟。这个问题在我国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90%,但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。
牙周病就像埋在嘴里的定时炸弹。初期只是牙龈炎,表现为刷牙出血、口臭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炎症会逐渐侵蚀牙槽骨,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。更可怕的是,牙周炎细菌还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健康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。
很多朋友一听"治疗"就害怕,其实牙周治疗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。针对不同阶段的牙周问题,治疗方式也不同:
轻度患者:洗牙就能解决。通过超声波洁治去除牙结石,再配合抛光,让牙齿表面更光滑不易沉积菌斑。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。
中度患者:需要进行龈下刮治。医生会用精细器械清理牙龈下方的牙结石和病变组织。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酸胀感,但基本都能忍受,实在怕疼可以要求打麻药。
重度患者:可能需要牙周手术治疗。不过别担心,现在的微创技术已经让这类手术创伤很小,也快。

做完治疗不等于万事大吉。我见过太多人治疗后不注重维护,结果问题复发。这里分享几个关键护理要点:
首先,一定要学会正确刷牙。建议使用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,每天少两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。牙线也要用起来,能清理牙刷够不到的牙缝。
其次,戒烟限酒。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,影响治疗。酒精也会加重牙龈炎症。
后,定期复查很重要。治疗后前3个月要每月复诊,之后根据医生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。

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、"治疗一次就能一劳永逸"、"牙龈出血是因为上火"...这些流传甚广的说法其实都是错的。正确的牙周健康观念应该是:预防为主,治疗为辅,日常维护关键。
牙齿是陪伴我们一生的伙伴,牙周健康直接影响生活质量。与其等到牙齿松动才后悔,不如现在就重视起来。如果你已经出现牙周问题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