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喝冰咖啡突然牙疼?吃糖时牙齿发酸?这些小信号可能在提醒你:该补牙了!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行业编辑,今天就用接地气的方式,和你补牙那些事。
很多人以为蛀牙是突然出现的,其实它像"隐形"慢慢侵蚀牙齿。当食物残渣长期堆积,细菌就会在牙齿表面开"派对",先腐蚀外层的牙釉质,接着攻陷牙本质,后直达牙髓。到那时就不是简单补牙能解决的了,可能得做根管治疗。
现在主流补牙材料有3种,就像买衣服分不同价位:
1. 玻璃(约150-300元/颗)
适合儿童乳牙或老年人牙龈附近的缺损,能缓慢释放氟化物防蛀,但耐磨性一般。
2. 树脂材料(300-800元/颗)
90%患者的选择,颜色接近真牙,前后牙都适用。现在高端纳米树脂强度更高,能用5-8年。
3. 嵌体修复(1500-4000元/颗)
针对大面积缺损,像定制"牙齿盔甲",耐用度可达10年以上。
各地价格会有浮动,但差别不会太大:
(注:二线城市价格通常比一线低20%左右)
上周陪闺蜜去补牙,记录下真实流程:
Step1 检查
医生会用小钩子轻刮牙面,配合X光片判断蛀牙深度,闺蜜的属于中龋。
Step2 清理
像迷你电钻的声音,其实不疼!主要是清除发黑蛀坏部分,全程有吸唾器不用担心呛到。
Step3 填充
选的和牙齿同色的树脂材料,医生像艺术家一样层层,后用蓝光固化。
Step4 抛光
打磨到和正常牙齿一样光滑,全程40分钟,闺蜜说比想象中轻松。
误区1:"补完牙就一劳永逸"
补牙材料会老化,建议每1-2年检查一次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。
误区2:"小洞不补没关系"
等疼了再补往往要多花3-5倍费用,早补还能保住更多天然牙体。
误区3:"便宜材料都一样"
材料可能含更多填料,容易脱落或引发过敏,别拿牙齿当试验田。
刚补完牙2小时内别吃东西,24小时内避免啃硬物。建议买个冲牙器,特别是补了后牙的朋友,牙线+冲牙器组合能延长补牙寿命。如果发现补牙材料脱落或有尖锐边缘,马上预约医生调整。
后提醒:别等牙疼才看医生!每半年洗牙时顺便做个检查,早发现早处理,省钱又少受罪。现在很多口腔诊所都有检查,花个小钱能省大钱。
(本文数据参考《口腔医疗行业发展报告》,具体诊疗请以医生评估为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