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看到孩子咧嘴一笑露出整齐的小白牙,做父母的心里都会泛起一阵暖意。但你知道吗?孩子从颗乳牙萌出开始,口腔健康就需要呵护。很多家长觉得"乳牙反正要换,不用太在意",这其实是儿童口腔护理中大的误区。
儿童不是缩小版的大人,他们的牙齿、颌骨都处在快速发育阶段。的儿童口腔科医生都经过特殊培训,不仅熟悉乳牙、恒牙交替的复杂过程,更懂得如何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。我们遇到过不少孩子,因为在普通牙科诊所留下心理阴影,后来看到白大褂就哭闹不止。
记得上周有个5岁的小患者明明,妈妈说他之前在其他地方补牙时被按住手脚,从此见到牙椅就发抖。我们的医生花了半小时和他玩"牙医扮演游戏",后孩子自己爬上牙椅说:"阿姨,我的小熊牙齿也生病了。"这种温和的过渡方式,是儿童口腔科特有的素养。
颗乳牙期(6个月-2岁) 当宝宝冒出颗小牙,就该用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。很多家长觉得"这么小的牙没必要刷",结果门诊经常接诊满口蛀牙的婴幼儿,极端的是18个月大的孩子已经需要全麻治疗。
乳牙列完成期(2-3岁) 这个阶段要重点预防"奶瓶龋"。有位妈妈含着眼泪说:"孩子睡前总要喝奶粉,没想到门牙会黑成这样。"我们建议改用学饮杯,喝完必须清水漱口,现在她家二宝的牙齿就保护得。
换牙期(6-12岁) 恒牙就像新搬来的住户,需要给它们留好位置。上周检查发现7岁的乐乐有"双排牙",就是因为乳牙没及时脱落。及时干预后,现在他的恒牙正在慢慢回归正位。
孩子说"牙齿痒"可能是要长新牙,但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就诊: - 拒绝吃硬物或冷热食物 - 经常用手抠某颗牙齿 - 早上枕头有血迹(夜磨牙) - 脸蛋突然不对称(可能颌骨发育异常)
上个月有个小姑娘总说"牙疼",家长以为是上火,检查才发现是六龄齿已经龋坏到牙神经。其实牙齿问题越早处理越简单,早期龋齿可能只需要涂氟就能控制。
1. 彩虹牙膏法:准备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儿童牙膏,让孩子每天自己选颜色,刷牙变成"开盲盒"游戏 2. 沙漏计时:用2分钟沙漏计时,和孩子比赛谁刷得久 3. 榜样力量:让孩子给毛绒玩具"看牙",家长当助手
近有个爸爸分享了他的妙招:在浴室镜子上贴贴纸,孩子每认真刷一次牙就能揭下一张,集满一周可以换小奖励。现在他家孩子到点就主动去拿牙刷。
Q:乳牙蛀了要不要补? A:必须补!蛀牙会影响恒牙胚发育,还可能引发全身感染。上周有个小患者因为乳牙根尖炎导致低烧,治疗牙齿后体温才正常。
Q:窝沟封闭几岁做合适? A:佳时间是恒磨牙完全萌出后(6-8岁和11-13岁),就像给牙齿穿上雨衣。但要注意,做完仍需定期检查封闭剂是否脱落。
Q:孩子整牙是不是越早越好? A:不是所有情况都要早期干预。比如"地包天"好4岁前矫正,但单纯牙列不齐可能要等换完牙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咬合评估。
在儿童口腔科工作十年,欣慰的不是治好多少颗牙,而是看到曾经躲在妈妈背后哭闹的孩子,长大后能自信地露出健康笑容。记住,保护好那20颗小小的乳牙,就是在为32颗恒牙的一生健康打下基础。
如果发现孩子有咬手指、吐舌等不良习惯,或者乳牙超过半年不掉,建议尽早到儿童口腔科检查。毕竟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轻松,对孩子来说也更愉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