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接孩子放学时,发现他捂着右脸说"牙疼",这是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的场景。儿童口腔科医生提醒:3岁前就应该建立口腔健康档案,但超过60%的家长直到孩子喊疼才次走进诊室。
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尽快预约儿童口腔科:
年龄段 | 发育特征 | 护理要点 |
---|---|---|
0-2岁 | 乳牙陆续萌出 | 纱布清洁牙床,戒除夜奶 |
3-6岁 | 乳牙列完成 | 培养自主刷牙习惯 |
6-12岁 | 替牙期混合牙列 | 每3个月检查咬合发育 |
1. 奶瓶使用时间:超过18个月仍用奶瓶喝奶,会增加"奶瓶龋"风险
2. 刷牙姿势:建议采用"膝对膝"体位帮幼儿刷牙
3. 牙膏用量:3岁以下米粒大小,3-6岁豌豆大小
4. 窝沟封闭时机:六龄齿完全萌出后1年内佳
5. 意外处理:脱落牙齿应立即放入生理盐水或牛奶中保存
每年寒暑假是就诊高峰,建议错峰安排常规检查。常规涂氟保护建议每3-6个月进行一次,具体频率需医生根据孩子患龋风险评估确定。
1. 选择刷毛不超过2排的儿童专用牙刷
2. 刷牙时长建议用沙漏计时2分钟
3. 饭后漱口建议使用温开水而非矿泉水
4. 牙线使用应从两颗牙齿接触紧密时开始
5. 定期更换牙刷(长不超过3个月)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很多家长认为"乳牙坏了不用治"是误区。乳牙龋坏不仅影响恒牙发育,还可能引发全身感染。当发现牙齿颜色变深、出现黑色斑点或孔洞时,应及时就医。
后附上卫健委发布的《儿童口腔健康指导手册》下载链接,帮助家长系统了解各年龄段的护理规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