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刷牙出血好几年了,应该不用管吧?"在门诊里,我经常遇到这样"心大"的患者。直到某天他们发现牙齿开始晃动,才慌慌张张来就诊。作为在口腔健康领域深耕十年的从业者,今天想和大家这个被低估的口腔问题——牙周病。
很多患者把牙龈出血归咎于"上火",喝点凉茶就敷衍过去。实际上,健康的牙龈就像牢固的"橡皮筋",刷牙时绝不会出血。当发现牙刷上有粉红色泡沫,或者吃苹果留下血印,这往往是牙龈炎的明确信号。
我接诊过一位35岁的设计师,长期把牙龈出血当"小事"。直到前排牙齿出现"黑三角"缝隙,检查发现牙槽骨已吸收过半。这个告诉我们:早期干预太重要了!定期洁牙+正确刷牙,完全可能阻断病情发展。
误区一:"洗牙会把牙缝越洗越大"
这是常见的误解。事实上,牙缝变大是因为清除了长期堆积的牙结石。就像拆掉墙上厚厚的海报,墙面本身没变化,只是了原本面貌。
误区二:"治疗一次就能一劳永逸"
有位企业高管做完龈下刮治后,五年都没复查。再来时,多颗牙齿已经三度松动。牙周治疗需要像健身一样定期维护,建议每3-6个月做一次护理。
误区三:"年纪大了才会得牙周病"
临床数据显示,20-30岁人群的患病率已达60%。长期戴隐形眼镜的年轻人尤其要注意,矫正器清洁不到位特别容易滋生细菌。
阶段:基础治疗
适合早期患者,包含全口洁治、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。就像给牙齿做深度SPA,配合激光,多数人出血症状会明显改善。
第二阶段:手术治疗
针对中重度患者,通过翻瓣术清除深层感染组织。现在很多机构采用微创技术,术后肿胀轻微,第二天就能正常上班。
第三阶段:修复治疗
对于已经松动的牙齿,可以采用牙周夹板固定。上周刚为一位老师做了前牙固定,现在她又能自如地啃苹果了。
第四阶段:维护期
这个阶段重要的是学会使用牙缝刷和冲牙器。建议选择可弯曲的牙缝刷,能更好清洁后牙区域。
1. 改良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震颤
2. 牙线使用时机:建议晚饭后使用,清除菜叶残渣有效
3. 冲牙器选择:新手从低档开始,避免损伤牙龈
4. 定期检查:即使没症状,每年也应做一次牙周探诊检查
后想说,牙齿就像树苗,牙周组织就是土壤。与其等到树木倾倒才抢救,不如日常就守护好土壤健康。如果你也有刷牙出血、口腔异味困扰,建议尽早到正规机构做个详细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