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,我发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养成定期洗牙的习惯。作为一个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年的老编辑,我特别能理解这种变化。很多人可能觉得每天认真刷牙就够了,其实洗牙才是给牙齿的"大扫除"。
上周陪闺蜜去洗牙,她看到吸唾器里的黄色碎屑吓了一跳:"这都是从我牙齿上刮下来的?"其实这就是长期堆积的牙结石。就像烧水壶用久了会结水垢一样,牙齿表面也会形成这种坚硬沉积物。普通刷牙根本刷不掉,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牙周病的温床。
我认识的一位牙医朋友常说,大多数人刷牙都像是在"擦玻璃",只能清洁表面。而洗牙则是把玻璃缝里的陈年老灰都给掏出来了,特别是牙龈边缘那些隐蔽位置。
很多朋友不敢洗牙是担心疼痛问题。说实话,我次洗牙时也紧张得手心冒汗。但实际上,现在正规机构都用超声波洁牙仪,操作得当的话,只有轻微的酸胀感。就像做面部清洁时的小刺痛,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。
如果特别敏感的朋友,可以提前和医生沟通。我记得有个顾客特别怕疼,医生就给她用了表面麻醉凝胶,全程下来她只说有点像"蚂蚁在牙齿上散步"。
这个谣言我听到太多遍了!是: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是因为原本填满牙缝的牙结石被清除了。就像把塞在抽屉里的杂物清理干净后,抽屉突然变宽敞的感觉一样。
有位顾客跟我说,洗完牙感觉门牙漏风,吓得以为牙齿松动了。结果医生给她看了洗牙前后的对比照片,她才明白那些"漏风"的地方原本都被牙结石填满了。
现在满大街都是洗牙,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不等。作为业内人士,建议大家重点关注这几点:
首先看消毒流程。正规机构一定会当面拆封一次性器械,这点我每次都会特别留意。其次要确认操作人员的资质,现在很多美容院也在做洗牙,但洗牙还是应该找的口腔医生或洁牙师。
我有个朋友图便宜去了家小诊所,结果洗完牙龈肿了一周。后来才知道对方用的还是老式手工洁治器,操作也不规范。
很多人洗完牙就以为万事大吉了,其实后续护理同样重要。记得有次遇到个顾客,洗完牙当晚就去吃火锅,结果第二天跑来抱怨牙齿酸痛。这就像刚做完面部去角质马上暴晒一样,牙齿也需要一个适应期。
通常建议洗牙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过冷过热、辛辣刺激的食物。我一般会建议顾客准备支感牙膏,头几天刷牙时用温水。有位细心的顾客还专门买了冲牙器,说是要好好维持洗牙。
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。其实就像汽车保养需要定期做一样,牙齿也需要规律护理。一般来说,健康成年人每6-12个月洗一次比较合适。但如果你是爱喝咖啡的老烟民,或者本身就容易长牙结石,可能就需要缩短到3-6个月。
我认识一位茶艺师,因为长期饮茶导致牙齿着色。后来他养成了每季度洗一次牙的习惯,现在笑起来牙齿特别干净。不过具体频率还是要让医生根据你的口腔状况来定。
牙齿健康真的不是小事。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好,花个把小时洗个牙,总比以后花大钱治牙周病强。很多人都是在牙齿出问题后才后悔没早点洗牙。与其等到牙齿松动、牙龈萎缩,不如现在就预约个洗牙,给牙齿做个体检。
记住,再贵的电动牙刷也替代不了洗牙。毕竟我们每年都会做全身体检,牙齿难道就不配拥有同等待遇吗?